[实用新型]自行车叉杆照明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4549.X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9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施棋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家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照明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叉杆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欲提升自行车的安全性,除自行车本身的剎车系统、操控系统等自行车本身设计上的革新改进之外,自行车提供骑乘者对抗外界的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亦需提升,其最主要需改善之处,莫过于自行车的照明设计,因自行车本身无法提供照明,故在夜间骑乘时仅能依赖反光条等被动式的让其它车辆注意到自行车的存在,然而,此种被动式反光的光源十分微弱,用来引起其它车辆注意自行车的存在尚嫌不足,更何况用做自行车照明观察路况用;
现有自行车照明设备,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096215092号,『主动式自行车照明灯具』专利,其主要是设置于自行车的把手上,并可提供朝向自行车前进方向的照明效果;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自行车并无如同摩托车或轿车一般的电源,因此自行车的照明设备其必需考虑在较低电压与电流的供应下,如何有效让照明设备发光照明,现有的照明设备是将照明灯具设置于自行车的把手上,但车把手离地面距离较高,照度将随距离而递减,故现有的设置方式较难以清楚的照明自行车前方地面路况,在相同耗电量之下,若无法有效的利用该照明设备的设置位置,则不能给自行车骑乘者提供更佳的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自行车叉杆照明设备,其能有效利用有限的电力提供最佳照明设置地点,使照明效果较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叉杆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以及一照明单元,其中:该座体是设置于自行车的叉杆,该座体上形成有至少一结合部;该照明单元设有一组设部以及一与该组设部相连接的灯具,该组设部是组设于该座体的结合部,使该灯具定位于自行车叉杆之处,并提供照明效果。
前述的自行车叉杆照明设备,其中组设部包括一定位杆与一调整杆,该定位杆上设有一穿孔,该调整杆上则设有一贯孔,该穿孔与该贯孔相连通;结合部包括一杆身段,该杆身段前端设有一螺孔,该杆身段伸入该穿孔中,并以一螺固件由贯孔穿入穿孔,再螺固于螺孔上。
前述的自行车叉杆照明设备,其中组设部包括一定位杆与一调整杆,该定位杆上设有一穿孔,该调整杆上则设有一贯孔,该穿孔与该贯孔相连通;该结合部为一螺孔,并以一螺固件由贯孔穿入穿孔,再螺固于螺孔上。
前述的自行车叉杆照明设备,其中定位杆上设有定位销,而结合部上设有与该定位销相对应的至少一定位孔。
前述的自行车叉杆照明设备,其中灯具上设有一夹部,该夹部与所述调整杆的外径相对应,并呈可旋转调整的结合状态与所述调整杆结合;所述定位杆一端设有一凹弧槽,该凹弧槽的形状与所述调整杆的外径相对应,并供所述调整杆贴合。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座体套设于自行车的叉杆上,再以该座体提供一结合部,该照明单元则以组设部的定位杆以及调整杆与该结合部组设,再令该灯具以夹部夹设于该调整杆上,如此则该照明单元可定位于自行车叉杆之处,且该灯具是供自行车骑乘者根据其骑乘习惯或路况做调整,更增加照明的安全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亦可设置于自行车的后叉杆上。
本实用新型是将照明设备设置于较贴近地面的叉杆处,其设置高度不仅较有利于照明地面路况,且不至于过低而令其它车辆难以看到该自行车的存在,因此足可改善现有自行车照明设备的缺点,并兼顾警示其它车辆辨识自行车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有效利用有限的电力提供最佳照明设置地点,使照明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照明单元照明角度的调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座体10 结合部11 杆身段111
螺孔112 定位孔113 照明单元20
组设部21 定位杆211 弧槽2111
穿孔2112 调整杆212 贯孔2121
螺固件2122 定位销2113 灯具22
夹部221 螺孔112a 螺固件2122a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家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弘家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头
- 下一篇:水力式升船机平衡浮筒底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