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车轮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4450.X | 申请日: | 2008-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8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戴中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中才 |
| 主分类号: | B60C17/00 | 分类号: | B60C17/00;B60C5/02;B60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7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车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防爆的车轮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轮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整体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尤其关系到驾驶者和乘坐者的安全。因为,汽车轮胎是承载车体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来产生驱动力和制动力并保证车辆安全形式的主要部件。因为车辆行驶的路面不同,车辆轮胎就必须适应多种外部条件:比如汽车轮胎要具有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高耐磨性能、高耐温性能、散热性能。而市场中存在的车胎,都存在着同一致命的技术缺陷,就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无论是哪个车胎部位发生爆裂和受异物冲击导致的爆胎,都会使的车辆失去控制力,发生车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了轮胎爆裂使汽车失控和不能行进的问题的防爆的车轮装置。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爆车轮装置,包括内胎、外胎和轮毂,所述轮毂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轮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右轮毂相连接部的边缘分别设有凸缘,所述外胎内中部纵向具有一分隔带,将外胎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内胎有两个独立的内胎组成,两个独立的内胎分别设置于外胎的两个腔室内,并对应安装于左、右轮毂上,所述外胎卡接于左、右轮毂的外缘上,外胎的分隔带下端固定于左、右轮毂的连接处。
所述外胎与地面相接触的外表面设有一摩擦层。
所述的摩擦层内设有警戒层,所述警戒层为以轮胎中心点为圆心的一圆周不同于外胎颜色的橡胶层。轮胎摩擦到此警戒层后,就应该及时更换外胎。
所述外胎与摩擦层的连接部,一周设有轴向贯通的散热孔。
所述轮毂中的左轮毂具有轴向凸出的连接部,所述右轮毂套于凸出的连接部上,左、右轮毂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轮毂和双内胎结构,使得一个内胎爆胎后还有另一个内胎支撑,不致使汽车失去控制;同时,通过将外胎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使得一个内胎爆裂后,另一个内胎不会产生位移,使其能正常工作。并且双轮毂的结构使车轮的安装和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毂部分的分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防爆车轮装置,包括内胎1、外胎2和轮毂3,所述轮毂3分为左、右轮毂301、302两部分,所述轮毂3中的左轮毂301具有轴向凸出的连接部303,所述右轮毂302套于凸出的连接部303上,左、右轮毂301、302的侧面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左、右轮毂301、302相连接部的边缘分别设有凸缘305、306,所述外胎2内中部纵向具有一分隔带201,将外胎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内胎1有两个独立的内胎101、102组成,两个独立的内胎101、102分别设置于外胎2的两个腔室内,并对应安装于左、右轮毂301、302上,所述外胎2卡接于左、右轮毂301、302的外缘307、308上,外胎2的分隔带201下端固定于左、右轮毂301、302的连接处,所述外胎2与地面相接触的外表面设有一摩擦层202,所述摩擦层202表面设有花纹,所述摩擦层内以轮胎中心点为圆心、以中心点到摩擦层的花纹底部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上设有红色更换轮胎警戒层203,当摩擦层磨损至露出警戒层203时,提醒用户需要更换外胎2,所述外胎与摩擦层的连接部,一周设有轴向贯通的散热孔204。散热孔204可将轮胎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避免轮胎过热,造成危害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中才,未经戴中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车轮动能采集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关爱提示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