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线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4082.9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84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权威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2 | 分类号: | H01R31/02;H01R13/66;H01R13/40;H01R27/00;H01R1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线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线器装置,特别指一种通过电转换结构作为电源转换,并且将信号插头组与电源插头组搭配于电转换结构的集线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通用串行式总线(USB)广泛地运用于信息产品中,以作为数据传输与通讯连接的接口系统的标准。其中,各种外围电子装置可利用通用串行式总线(USB),通过USB接口以连接于计算机设备或相关信息通讯装置中。因此,仅需通过单一USB规格型式的运用,使外围电子装置连接于计算机设备中。同时,通用串行式总线也具有热插拔的特点,当安装或移除各种外围电子装置,也不需另外安装驱动程序。
为了扩充通用串行式总线接口的使用功能,目前有一种方案提供了一种USB集线装置,通过一USB主机单元连接多个USB接口以整合成该集线装置。然而,上述USB集线装置必须依赖连接计算机设备,通过计算机设备内部的电源供应器以提供电源来维持运作,本身无法提供单一电源来独立运作,倘若连接于USB集线装置的电子装置过多,则往往发生电压不足,导致数据传输、储存上的困难,严重者,将造成计算机设备负荷过大而宕机的情况。同时,USB集线装置也有负荷过大而易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线器装置,于主体内部设有一电转换结构,并利用电转换结构将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转变成直流电源,搭配信号插头组与电源插头组电连接于电转换结构的结构设计下,使得外部电源可经由电源插头组的电性插接,为信号连接端口提供良好且稳定的供应电源。因此,使用者可以依照不同的需求情况,通过电源插头组连接于外部的电源插座,提供稳定的电力来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即使在计算机装置故障或未开机状况下,仍然可通过电源插头组,使该集线器装置当作一充电座,并为各种电子装置供应补充的电力来源,进行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故可同时进行充电和数据信号传输,也可分别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或充电。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线器装置,包括:
一主体,内部设有一电路板及一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电转换结构;
多个信号连接端口,设于该主体内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上;
一信号插头组,设于该主体上,该信号插头组电连接于该电转换结构,该信号插头组具有一信号插头;以及
一电源插头组,枢设于该主体上,该电源插头组电连接于该电转换结构,该电源插头组具有一电源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信号插头组与电源插头组电连接于电转换结构,使得集线器装置能提供稳定的外部电力来源,以维持信号连接端口良好、稳定的电源,从而提高了电子装置运作的稳定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即使计算机装置故障或未开机的情况下,仍可通过电源插头组插接于外部电源,使集线器装置当作一充电座,为各种电子装置供应电源,并为电子装置提供良好的数据信号传输质量。
当插接于信号连接端口的电子装置较少时,使用者可选择使用计算机设备供应的电源,使集线器装置提供电源至电子装置,进行电子装置的数据信号传输。
通过电源插头组与信号插头组的使用,可以在不同电子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信号传输,并针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动作,故既可同时进行充电和数据信号传输,也可单独进行充电或数据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器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器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器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其中,
1 集线器装置
2 主体
20 上盖体 21 下盖体
22 容纳空间 23 开口
24 电路板
25 电转换结构
251 第一电源变压器 252 第二电源变压器
3 信号连接端口
4 信号插头组
40 信号插头 41 信号传输线
5 电源插头组
50 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权威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权威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达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两段式微生物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