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靠背马扎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373.6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伏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伏克文 |
主分类号: | A47C4/28 | 分类号: | A47C4/2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 英 |
地址: | 730200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靠背 马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凳椅类小家具,更具体地讲是一种便携式靠背马扎。
背景技术
老年人喜欢带着马扎到外面聊天下棋,方便舒适,特别是带靠背的马扎更受欢迎,但目前市面上带靠背的马扎,其靠背均连接在支腿上,从而不仅使靠背的高度降低,腰与靠背的接触面减小,而且与相同尺寸的本实用新型相比,座位的有效使用面积也变小了,坐久了,会使腰部不舒服还易疲劳;再之,马扎的柔性座带均用螺钉固定于顶梁上,弄脏或磨断时,要卸掉螺钉才能取下座带,使清洗拆换十分不便,而且拆换的次数较多时,多次的旋进旋出使螺纹孔变大,导致无法固定座带而使马扎不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靠背马扎所存在的坐久了不太舒服,弄脏磨断时不易清洗拆换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便于清洗拆换,坐着时更加舒适的便携式靠背马扎的改进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靠背马扎,包括两对相互铰接的支腿,分别固接于支腿上下端的前后顶梁和前后下梁,数根设于前后顶梁之间的柔性座带及靠背,该便携式靠背马扎还包括一提手,该提手通过连接件与靠背固接成一体,所述连接件通过靠背转轴与后顶梁铰接,铰接点大体在后顶梁的端面中心处;所述前顶梁和后顶梁的外侧面都开一能包容细轴的槽。
在所述前顶梁下表面的大体中心处设一自锁挂钩。
在所述前下梁和后下梁上表面的外缘处分设一锁钉和锁钩。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马扎中靠背在支腿上的铰接提高到靠背在顶梁端面上的铰接,从而使靠背的高度加高,也使腰与靠背的接触面加大,而且与相同尺寸的传统靠背马扎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座位的有效使用面积明显加大,所以坐久了也很舒服。当马扎合拢时,靠背绕靠背转轴向下旋转靠拢支腿,而提手旋转向上,方便携带;当清洗拆换柔性座带时,旋松螺钉,抽出座带即可,这样螺钉不用卸下来,就避免了多次的旋进旋出使螺纹孔变大的可能,也使清洗拆换工作变得很容易。在前顶梁下表面的大体中心处设一自锁挂钩,挂一水瓶,解决了需用手或袋提水瓶的繁琐,而且前后下梁上表面的外缘处分设锁钉与锁钩,合拢马扎提起行走时锁紧支腿,防止晃悠,更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便携式靠背马扎,包括两对相互铰接的支腿11,分别固接于支腿11上下端的前后顶梁和前后下梁,数根设于前后顶梁之间的柔性座带17及靠背1,该便携式靠背马扎还包括一提手6,该提手6通过连接件3与靠背1固接成一体,所述连接件3通过靠背转轴4与后顶梁2铰接,铰接点大体在后顶梁2的端面中心处;所述前顶梁16和后顶梁2的外侧面都开一能包容细轴8的槽7;柔性座带17两头设有带环,细轴8穿过该带环,一起被卡在前后顶梁16及2外侧面的槽7中,用该槽7下方的若干个螺钉15顶紧细轴8,从而紧固柔性座带17,当拆换清洗时,螺钉15旋松一扣或两扣,就可抽出前顶梁16上的细轴8即可,而与后顶梁2铰接的连接件3上开一孔5,该孔5与后顶梁2上槽7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该孔5安装与拆卸后顶梁2上的细轴8;在前顶梁16下表面的大体中心处设一自锁挂钩14,挂一水瓶,前后下梁13及9上表面的外缘处分设锁钉12与锁钩10,当合拢马扎提起行走时锁紧支腿11。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3最好选用钢件,提高连接强度,而其它部件可选用木制结构,使该马扎即耐用又轻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伏克文,未经伏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