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胶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3159.0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5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邦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方位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点胶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业的封装加工中利用点胶阀进行涂胶组件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传统的点胶阀结构,如图1所示,是通过一针筒100结合一上盖101,上盖101具有一活塞102及一气孔接头103,利用活塞102将针筒100密封住,再由气孔接头103灌注气压,将针筒100内的胶液推挤注胶,但是,此种结构常造成胶液粘滞沉淀,并无法使胶液均匀混合,顺畅注胶,有鉴于此,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因此,本案创作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设计的经验,有感于上述传统用品的不便,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试作改良,终于可以摒除现有点胶阀结构的诸多缺点,成功研发完成本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得以诞生,以增进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胶搅拌装置,尤指一种利用致动器带动搅拌叶片旋转,使注胶体均匀混合,进一步提高注胶精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致动器结合一垫片设置于固定座上,再与一搅拌套头通过O型环结合,其中,固定座一侧结合一气压接头,中心穿设一搅拌连轴器,搅拌连轴器与一搅拌叶片连接,将搅拌套头的另一端套设复数个O型环后,盖合针筒上端密封,使搅拌叶片恰置于针筒内,针筒下端结合一针头,使用时,致动器连续使搅拌叶片旋转,让注胶体充分均匀混合,避免胶液粘滞沉淀,经气压接头灌注气压推挤注胶体,达到提高注胶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胶液粘滞沉淀,使注胶精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点胶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致动器;2-垫片;3-固定座;4-搅拌套头;5-气压接头;6-搅拌连轴器;7-搅拌叶片;8-针筒;9-针头;10、20-O型环;100-针筒;101-上盖;102-活塞;103-气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点胶搅拌装置包括:一致动器1结合一垫片2设置于固定座3上,再与一搅拌套头4通过O型环10结合,其中,固定座3一侧结合一气压接头5,中心穿设一搅拌连轴器6,搅拌连轴器6与一搅拌叶片7连接,将搅拌套头4的另一端套设复数个O型环20后,盖合针筒8上端密封,使搅拌叶片7恰置于针筒8内,针筒8下端结合一针头9。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点胶搅拌装置应用范围包括LED业、LCD、COB、CIS Coating、汽机车引擎、车灯Packing等的各种工件自动化作业的点/涂胶加工,又注胶体包括:LED荧光粉胶、银胶、A.B胶、UV胶、Silicon、EPOXY、COB黑胶、导电胶、散热铝膏、瞬间胶等等,使用时,致动器1连续使搅拌叶片旋转,让注胶体充分均匀混合,避免胶液粘滞沉淀,经气压接头5灌注气压推挤注胶体,达到注胶精度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突破先前的技术结构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且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易考虑到的,再者,本实用新型申请前未曾公开,其所具的进步性、实用性,显已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新型申请。
以上说明对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方位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方位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