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投影箱体内循环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012.1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4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金跃刚;管怀明;刘爱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宇蓝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箱体 循环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背投影箱体内部的内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投影系统(如投影机、投影电视、投影仪、幻灯机等)按显示元件的显像方式一般分为透射式投影系统和反射式投影系统。当光线投射到DMD(Digital Micor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属于新型的反射式micro LCD投影技术,又称为CMOS-LCD)等显像元件后发生反射,携带图像信息的反射光线经镜头等光学元件放大到屏幕后形成图像,这样的投影系统称为反射式投影系统。而当光线投射到液晶(LCD)等显像元件后,穿透显像元件的光线携带图像信息,并经镜头等光学元件放大到屏幕成像,这样的投影系统称为透射式投影系统。对于透射式投影系统而言,当光线穿过显像元件时,有部分光线被显像元件吸收转化为热能,从而使显像元件的温度大幅度增高。较高的温度不仅会降低图像质量、缩短显像元件寿命,严重的还会使其融化而彻底损坏。所以解决显像元件的散热问题,合理控制其温度是保障投影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另外,亮度越高的投影系统,穿过显像元件的光线越多,转化的热能也越多,温度就越高,散热的问题就越突出。
目前,在投影系统中,主要利用风冷方式对显像单元进行降温。所谓风冷方式就是利用风扇转动加快散热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将热量带走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采用吹风与抽风两种方式。以便降低显示单元的温度。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虽然能够使背投影显示单元内部的高温得到缓解,但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则散热效果较差,(主要因为是被动散热,而非主动散热)另外,由于快速的空气流动,空气中的灰尘也会大量堆积在投影机内部,如灰尘会吸附在投影机的镜头、色轮、棱镜等光学系统的关键部位,不但会影响投影的亮度和清晰度,严重时还会损坏投影机。因此,投影机的散热和防尘这二大特点成为投影行业中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背投影箱体散热与防尘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背投影箱体内部空气流动,降低背投影箱体内部空气温度,保证投影机运行环境清洁的一种内循环冷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背投影箱体,所述背投影箱体的表面设有出风口与进风口,所述背投影箱体外侧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及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上分别设有冷气制置与隔热层。
所述出风口设有离心式抽风机。
所述冷气制置由多个按顺序排列的温差半导体组成,所述温差半导体由温差半导体冷端与温差半导体热端两部分构成。
所述温差半导体冷端与所述温差半导体热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内侧与外侧。
所述空气通道的表面为密封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循环冷却系统,背投影箱体的表面设有出风口与进风口,背投影箱体外侧还设有分别与出风口及进风口连通的密封式空气通道,出风口上设有离心式抽风机,空气通道上分别设有冷气制置与隔热层,该冷气制置由多个按顺序排列的、由冷端与热端两部分构成的温差半导体组成。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将背投影箱体内部的热空气进行循环式冷却,由于采用温差半导体主动散热模式,从而可以快速降低背投影箱体内部的温度;又因为空气通道整体为密封式结构,杜绝与外部空气交换,这样保证了永久的内部空气洁净度,避免了投影机内部镜头、色轮、棱镜等光学部件容易吸附灰尘的情况发生,使投影机能够永久的在清洁的环境中运行,不但提高了投影机投影时的亮度与清晰度,还增加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抽风机设置于空气通道内部,还减少了风机运动时的噪音。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地解决现有背投影箱体散热与防尘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 箱体 2 出风口 3 进风口
4 抽风机 5 空气通道 6 温差半导体
7 温差半导体冷端 8 温差半导体热端 9 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宇蓝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宇蓝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