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钠阀钠泄漏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2816.X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8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生;彭盛志;陈道龙;杨学文;刘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25 | 分类号: | G21C17/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阀钠 泄漏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漏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钠阀钠泄漏探测器。
背景技术
由于钠冷快堆采用液态金属钠作为载热剂,而金属钠作为碱金属的一员,有着非常活泼的化学性质,能够迅速地与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及水分发生反应。通常钠冷快堆所使用的钠阀门内部产生钠微小泄漏时外部是无法发现的,如果这种情况不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的速度将不断增加,严重时会产生钠火,损坏设备造成事故。目前,钠阀门的探测器在国内外公开的文献中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准确及时的监测出钠泄漏的钠阀钠泄漏探测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钠阀钠泄漏探测器,它包括探针、固定卡套、小接线柱、小接线圈、大接线柱、大接线圈、密封垫圈,大接线柱和大接线圈通过螺母固定并与探针的外壳连通,小接线柱和小接线圈通过六角螺母固定并与探针的芯线连接,大接线柱和大接线圈、小接线柱和小接线圈设置在探针的冷端并相互绝缘;探针的冷端与热端之间通过固定卡套、卡套螺纹接头、密封垫圈与钠阀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所述的探针中的芯线与外壳之间通过高纯绝缘粉绝缘整体拉拔密实而成。所述的六角螺母和螺母的材质为钢。所述的小接线圈和大接线圈的材质为铜。所述的探针为铠装探针。所述的芯线为不锈钢芯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探针内的芯线和探针的外壳间是否导电判断金属钠是否泄漏,使用时能准确及时的监测到钠阀内部是否泄漏,防止故障继续扩大。
附图说明
图1钠阀钠泄漏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2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钠阀钠泄漏探测器,它包括探针7、固定卡套8、小接线柱1、小接线圈3、大接线柱4、大接线圈5、密封垫圈10,所述的大接线柱4和大接线圈5通过普通钢制成的螺母6固定并与探针7的外壳连通,小接线柱1和小接线圈3通过六角螺母2固定并与探针7的芯线连接,芯线为不锈钢芯线,六角螺母2的材质为钢,外壳与芯线之间通过高纯绝缘粉绝缘整体拉拔密实而成。大接线柱4和大接线圈5、小接线柱1和小接线圈3设置在探针7的冷端并相互绝缘;探针7的冷端与热端之间通过固定卡套8、卡套螺纹接头9、密封垫圈10与钠阀连接。所述的小接线圈3和大接线圈5的材质为铜。所述的探针7为铠装探针。
该装置没有活动部件,都是基于钠的导电性原理,即泄漏出来的钠把铠装探针7的不锈钢芯线与不锈钢外壳短路,当钠阀内有钠泄漏时,该装置可以准确及时的监测到钠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