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位贴膜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32738.3 | 申请日: | 2008-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6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振波;孙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41/00;B32B3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琦;王诚华 |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位 贴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对位贴膜机。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手机视窗玻璃破碎后对人体的损伤,通常需要在手机视窗玻璃的表面贴附防爆膜、或保护膜。
但现有技术中,通常只能够手工或半手工操作来实现膜的贴附,从而降低了贴膜效率,且无法保证贴膜的位置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位贴膜机,能够提高贴膜效率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对位贴膜机,该自动对位贴膜机包括机台;
机台侧面板安装有膜圈滚轮、送料台、动力滚轮、以及收料滚轮;其中,动力滚轮和收料滚轮与第一电机相连,第一电机与机台内部的处理器电连接;
机台的前端水平放置有垂直于机台侧面板的第一丝杠,第一丝杠与第二电机相连、并通过第一滑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工作台;其中,第二电机和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机台侧面板在送料台的上方水平放置一平行于机台侧面板的第二丝杠,第二丝杠与第三电机相连、并通过第二滑块连接第一气缸,能够在第三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第一气缸在送料台上方和工作台上方之间移动;吸膜件安装于第一气缸下端的活塞,能够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且吸附件还连接有第二气缸;贴膜滚轮安装于第二气缸下端的活塞,能够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其中,第三电机、第一气缸、吸膜件、第二气缸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位贴膜机利用膜圈滚轮、送料台、动力滚轮、以及收料滚轮实现包含多个膜片的料带的送料、传送和收料;利用安装于吸膜件实现从料带中吸附膜片、利用第二丝杠带动吸膜件实现膜片的传递;利用水平放置的第一丝杠带动位置传感器和工作台实现单个膜片的自动对位;利用贴膜滚轮实现膜片的贴附,从而无需手工操作即可实现贴膜,提高了贴膜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对位贴膜机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对位贴膜机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对位贴膜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对位贴膜机包括一机台100、以及送料机构、传送机构、收料机构、对位机构、吸附机构和贴附机构。
首先,对本实施例中自动对位贴膜机的送料机构、传送机构、收料机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在机台100的右侧面板101中部,自后至前依次安装有轴线垂直于右侧面板101、且在垂直于右侧面板101方向上左右对齐的膜图滚轮2和三个定位杆3、以及垂直于右侧面板101且水平放置的片状送料台5,构成自动对位贴膜机的送料机构。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膜图滚轮2通过一料支架1安装于右侧面板101的中部后边缘;而三个定位杆3则直接插接在右侧面板101的中部,且定位杆3为可选的零部件。
参见图1和图2,在机台100的右侧面板101的下部,自前至后依次安装有轴线垂直于右侧面板101的过渡滚轮6、动力滚轮8,且还有一转轴垂直于右侧面板101、且与安装有手柄71的手柄支架72相连的转向滚轮7,当手柄71被转动时,转向滚轮7能够在手柄支架72的带动下作圆周运动、直至自动力滚轮8的下方与动力滚轮8接触、并与动力滚轮8反向转动。这样,过渡滚轮6、转向滚轮7、动力滚轮8构成自动对位贴膜机的传送机构。
其中,过渡滚轮6、动力滚轮8均是直接插接在右侧面板101的下部;转向滚轮7的转轴通过一单向轴承与手柄支架72,保证转向滚轮7的自转方向与动力滚轮8相反,以避免料带的滞带、退带现象;动力滚轮8还与机台100内部的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以便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旋转;第一电机与机台100内的一处理器电连接,且第一电机的启动、停止由该处理器控制。
参见图1和图2,在机台100的右侧面板101的下部后边缘处,还安装有轴线垂直于右侧面板101的收料滚轮9,用作自动对位贴膜机的收料机构。
其中,收料滚轮9也与动力机台内部的第一电机相连,以便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旋转。
上述送料机构、传送机构、收料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吸热箅子的多功能节能锅灶
 - 下一篇:罐式胶囊硫化过渡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