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镜及其薄边镜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2565.5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2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健;郭海燕;柳文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春健;郭海燕;柳文铉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成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慧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及其 镜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以及一种眼镜镜片。
背景技术
眼镜是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为目的而制作的简单光学器件,由镜片和镜架组成。其中,矫正视力用的眼镜又分为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眼镜以及散光眼镜四种。随着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视力保健工作的开展,眼镜在人们生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眼镜既是保护眼睛的工具,又是一种美容的装饰品。现代流行者强调,眼镜要有与时代人的面部化妆及服饰的和谐,反应社会阶层高超、学问高雅、时尚等等象征。
如图1所示,以近视眼镜来说,其眼镜片的形状是中间薄、边缘面厚,而同一种材质的近视眼镜片,其度数越高,厚度也越大。因此,高度数的近视眼镜的眼镜片的边缘面非常厚,在使用过程中,有如下问题:
首先,眼镜片加厚,导致其重量随之增加,长时间佩戴后,对鼻梁的压迫使人感到不适。
其次,眼镜片太厚,影响佩戴者的仪表,给人以羸弱的负面感觉,也是令很多高度近视眼镜佩戴者头疼的问题。
当然,除了近视眼镜之外,若远视眼镜、老花眼镜以及散光眼镜的边缘面厚度过大,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型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及其薄边镜片,解决现有眼镜片的边缘面过厚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薄边镜片,所述的镜片具有前、后两个表面和连接前、后表面的边缘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的前表面和/或后表面靠近所述的边缘面处加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边缘面斜交的成型面。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型面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面与镜片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之间形成的交线的正投影为直线或弧线。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镜片同一表面的两个成型面相邻设置,且在接近所述镜片边缘面处所述两相邻的成型面相交于一点或两相邻的成型面相交形成的交线的正投影为直线或弧线。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型面是平面。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的成型面是曲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采用上述镜片的一种眼镜,包括镜架以及设置在镜架上的左、右两个镜片,每一个镜片具有前、后两个表面和连接前、后表面的边缘面,其特征在于:每个镜片的前表面和/或后表面靠近所述的边缘面处加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边缘面斜交的成型面。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左边镜片上的成型面与右边镜片上的成型面呈左右对称设置。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每一个镜片的成型面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面与镜片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之间形成的交线的正投影为直线或弧线。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镜片同一表面的两个成型面相邻设置,且在接近所述镜片边缘面处所述两相邻的成型面相交于一点或两相邻的成型面相交形成的交线的正投影为直线或弧线。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型面是平面。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型面是曲面。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眼镜是无框眼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镜片的重量得到减轻,使佩戴者可以持久佩戴眼镜而无不适;
2、镜片的边缘的厚度得到降低,即使佩戴高度数眼镜,从外观上也不明显,不会影响佩戴者的美观。
3、不同切割方式的组合,可以提供大量不同造型的镜片,使得镜片的外形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同时,多个成型面的组合,可形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折射面,使眼镜在光线照射下能够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眼镜及其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后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春健;郭海燕;柳文铉,未经郑春健;郭海燕;柳文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浮油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容式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