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海通讯浮标搭载与信息传输平台浮力增强立体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2557.0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0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谷军;陈建军;宋春明;葛永明;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3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通讯 浮标 搭载 信息 传输 平台 浮力 增强 立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海平台浮力增强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海通讯浮标搭载与信息传输平台浮力增强立体机构,属于海洋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深海信息传输平台是目前人类获取海洋环境信息的重要技术装备之一,其特点是可以在恶劣海况条件下相对隐蔽地进行长期、定点、连续、多层面同步监测。特别是在研究观测长周期海洋现象时,深海信息传输平台更是一种有效手段,可对海洋流体动力要素、海底地质等进行立体科学监测,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搭载不同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和仪器,体现多元化的海洋科学研究、军事研究、环境研究的价值和能力。
一般来说,为了珍惜出海航次、高效率的使用深海信息传输平台,对每一次的深海布放,都要求深海信息传输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多搭载一些仪器设备,以完成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工作。以往深海信息传输平台在使用时,由于自身浮力有限,不能搭载过多的仪器设备,这就意味着搭载的仪器设备种类受到限制,相应地在数据采集的多样性、广泛性等方面往往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以前710所的谷军等人发明的一种多浮标搭载式深海信息传输平台,包括浮标、切割释放机构、系留平台、上段系留索、声应答释放器、下段系留索、锚、浮标集装舱、安装座、定位机构、装配环、浮标的法兰,系留平台的法兰;本传输平台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浮标、浮标集装舱、系留平台、上段系留索、声应答释放器、下段系留索、锚、切割释放机构;其中,浮标装入浮标集装舱内,用浮标下部球体接口法兰凸边与浮标集装舱的舱室底部定位块保持接触,浮标最上端球体的法兰与切割释放机构的压杆保持接触,使浮标1限位在浮标集装舱的舱室内。
但是由于自身浮力的限制,搭载量不能过多,使用率相对比较低。
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提高搭载量,这将是非常经济的,并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以及深远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深海通讯浮标搭载与信息传输平台浮力增强立体机构,增强了自身的浮力,提高了深海信息传输平台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深海通讯浮标搭载与信息传输平台浮力增强立体机构,包括浮标、切割释放机构、系留平台、上段系留索、声应答释放器、下段系留索、锚、安装座、定位机构、装配环、浮标的法兰,系留平台的法兰;此外,还包括浮力件3、短连接插头4、连接插座5,长连接插头6、浮标集装舱2。
浮力件3依次通过连接插头4或长连接插头6连接插座5以及浮标集装舱2,其中浮力件3与连接插头4固连;连接插座5与浮标集装舱2固连,而连接插头4与连接插座5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插销连接、插槽连接等。浮力件3通过短连接插头4或长连接插头6与连接插座5沿浮标集装舱2外围横轴面安装,数量4个以上,只要保持浮力均衡即可;浮力件3的排列运用短连接插头4或长连接插头6横轴向相间排列,或根据需要,插接角度可以上下相间排列,只要浮力件之间互不影响即可,这样能安装多层次的浮力件3,大大提高了浮力。
本立体机构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浮标1、浮标集装舱2、系留平台3、上段系留索4、声应答释放器5、下段系留索6、锚7、切割释放机构8;其中,浮标1装入浮标集装舱2内,用浮标1下部球体接口法兰凸边与浮标集装舱2的舱室底部定位块保持接触,浮标1最上端球体的法兰12与切割释放机构8的压杆保持接触,使浮标1限位在浮标集装舱2的舱室内;浮力件3通过短连接插头4或长连接插头6与连接插座5和浮标集装舱2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1.浮力件3的设计以及浮力件3的外围安装方式,使该平台的搭载量得到显著提高。
2.可拆卸性。运用短连接插头4、长连接插头6和连接插座5的设计,可根据搭载量灵活决定浮力增强装置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深海通讯浮标搭载与信息传输平台浮力增强立体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一种深海通讯浮标搭载与信息传输平台浮力增强立体机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一种深海通讯浮标搭载与信息传输平台浮力增强立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2—浮标集装舱、3—浮力件、4—短连接插头、5—连接插座、6-长连接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