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防偏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2485.X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6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檀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檀长江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京楠 |
地址: | 062552***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防偏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井使用的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油杆扶正器在结构上均是与油管点接触或线接触,因而产生很多弊端,如防偏磨效果差、自身易脱落,在工作时相互切削磨损,容易造成对油管的伤害或自身零部件的损坏,一旦出现零部件脱落,就会造成卡泵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杆防偏磨装置,具有万向调偏功能和自适应能力,可在圆周任何一个角度根据油管的偏磨受力方向调整偏磨角度,且与油管面接触,从而将摩擦系数降至最小,避免了扶正体与油管的硬摩擦,大大减轻了对油管内壁的磨损,并保护扶正体自身不受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油杆防偏磨装置,包括扶正器和芯轴连接杆,其特征是:所述扶正器由扶正体和两对磨擦块构成,扶正体为圆柱形状,磨擦块为圆弧形状,磨擦块的外表面弧度与油管内表面的弧度一致,两对磨擦块都敷设在扶正体的外壁上,其中第一对磨擦块对称地设置在扶正体外壁的上部,第二对磨擦块对称地设置在扶正体外壁的下部,第一对磨擦块与第二对磨擦块的空间相位角相差90度,所述芯轴连接杆穿置在扶正体的中心孔内,芯轴连接杆的上端头和下端头都露出于扶正体的中心孔。
所述磨擦块的端部设置有倒角。
所述芯轴连接杆的上端头以环形凸肩抵靠在扶正体的顶面上,芯轴连接杆的下端头与抽油杆接箍螺接在一起。
所述芯轴连接杆的上端头固接有环形凸肩,该环形凸肩抵靠在扶正体的顶面上,芯轴连接杆的上端头和下端头上分别设置有上、下调心组件。
所述上调心组件由上调心杆、上调心座、上螺纹套筒组成,上调心杆的端部固接有球头,上调心座内部设置有对应的球窝,上调心杆的球头嵌入在该球窝中,上螺纹套筒螺接在上调心座的外壁上,上调心杆的外露部分与抽油杆接箍螺接在一起,上调心座的内孔与芯轴连接杆的上端头螺接在一起。
所述下调心组件由下调心杆、下调心座、下螺纹套筒组成,下调心杆的端部固接有球头,下调心座内部设置有对应的球窝,下调心杆的球头嵌入在该球窝中,下螺纹套筒螺接在下调心座的外壁上,下调心杆的外露部分与抽油杆接箍螺接在一起,下调心座的内孔与芯轴连接杆的下端头螺接在一起。
所述芯轴连接杆的上端头和下端头上分别设置有上、下紧固件,上紧固件由上锥套和上扣圈组成,上锥套的内孔与芯轴连接杆的上端头紧配合,上扣圈螺接于上锥套,所述下紧固件由下锥套和下扣圈组成,下锥套的内孔与芯轴连接杆的下端头紧配合,下扣圈螺接于下锥套。
所述扶正体由左、右半筒体拼合而成,该左、右半筒体的上部设置有燕尾形榫槽,所述第一对磨擦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燕尾形榫头,第一对磨擦块的燕尾形榫头与所述左、右半筒体上部的燕尾形榫槽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本装置的磨擦块跟油管内壁的弧度完全一致,接触面积比传统扶正器的接触面积大10倍,相对压强就减小10倍,有效地保护了油管内壁,并能在圆周任何位置保持面接触。
两对磨擦块上、下交错布置,从而形成两个大S型的油流通道,充分保证了生产中的原油过流面积。
磨擦块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表面具有高硬度、高光结度、高耐磨性,在正常的生产运行中,磨擦块表面在井中会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把摩擦系数降至最小,延长了扶正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护了油管内壁不受伤害,磨擦块的端面采用60度的斜坡倒角,能有效地避免扶正器通过油管接箍时发生磕碰和撞击以及抖动和失稳,使扶正器平稳滑过,扶正和防偏磨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扶正器的立体外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3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半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图9中扣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扶正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檀长江,未经檀长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插座
- 下一篇:酚醛树脂油箱地埋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