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闭合手术扩张保护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2267.6 | 申请日: | 2008-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91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全贵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 地址: | 100026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 手术 扩张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是一种微创手术用的扩张保护器,特别适于椎间盘突出微创闭合手术时用于切口扩张和对周围组织的保护。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所引起的。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的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血管,引起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甚至产生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比较常用的是椎间盘摘除手术,由于脊柱附近大量神经和血管的存在,因此在手术时存在神经根、血管损伤、肠管损伤等风险,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手术创伤大,有副损伤的风险,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治疗及恢复时间长,病人难以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闭合手术扩张保护器,这种保护器在进行闭合微创手术时能够保护周围组织不受损伤。避免风险减小创伤,降低痛苦。同时费用低廉,患者可快速恢复。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闭合手术扩张保护器,包括一个尖头的定位针,以及可以套在定位针上的至少一个套管,套管长度比所述定位针短。
所述的套管可以为2至5个,内径依次增大,并且内径相对较小的套管能够插入内径相对较大的套管内,内径较小的套管的长度大于内径较大的套管的长度。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手术的需要,形成不同直径的针眼状手术介入切口。
还可以包括一个手柄,手柄中间有能够垂直穿过所述套管的通孔,手柄与所述通孔相通的位置以及套管壁上均设置有径向定位孔,还有定位销插入套管壁以及手柄上的定位孔内防止手柄和套管相对于转动。
所述的手柄由固定杆和活动杆两个杆件组成,所述的通孔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的活动杆通过螺纹与固定杆同轴线安装在固定杆有通孔的一端,且活动杆端部能够向通孔内凸出于固定杆上的通孔内壁并插入套管上的定位孔内形成所述的定位销。
所述的活动杆端部可以设置有径向通孔以利于插入一个根杆件旋紧活动杆将套管挤紧。
所述的套管前端可以为平端头或斜端头,最好是采用弧形端头,其弧面与椎间盘纤维环或相应其它手术部分组织表面相吻合。
所述的定位针的针头可以为圆锥状尖头,比较理想的是为三棱或四棱尖头,以便于牢固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微创闭合手术扩张保护器,能够对手术用的切口进行扩张并形成保护套将手术刀等器械与周围组织隔离保护周围的组织,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不伤及周围组织,并降低手术难度,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微创闭合手述,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也可用于病理样本的提取以进行病理切片检验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创闭合手术扩张保护器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图1所示的微创闭合手术扩张保护器外观示意图。
图3为手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手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针的针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是一种微创闭合手术扩张保护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示意图,由一个尖头的定位针1,以及可以套在定位针1上的4个套管2、3、4、5,和手柄6组成。所有套管的长度均比定位针1短,以便于在用套管将组织上的切口扩张后将定位针1从套管内抽出。
套管2~5,内径依次增大,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内径相对较小的套管能够插入内径相对较大的套管内,以使其能够从小到大依次相套,内径较小的套管的长度大于内径较大的套管的长度,以便于在用较大套管扩张手术用的切口后能够方便地利用伸出于较大套管的较小套管尾端,把较小套管从较大的套管内抽出。
套管采用圆管利于套管的旋转和插入组织内,但是圆管容易打滑不便于用力,因此采用在套管尾端安装固定一个活动手柄的方式,用手握住手柄通过对套管施力以将其插入患者体内直达手术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全贵,未经王全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