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1994.0 | 申请日: | 200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5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蔡昇颖;许宝元;余鸿文;谢建樟;洪明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0;F21V7/00;F21V21/108;F21V17/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支持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可同时支撑扩散板及照明灯管组的支撑结构,以解决扩散板及照明灯管组因冷热变化,而其材料又刚性不足所造成的翘曲变形。
背景技术
在图1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参见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67291号)的示意图,其包含一扩散板、一反射板、一菱镜片、一扩散片、二个支撑柱及多个照明灯管。其中,该反射板设置于该扩散板之下,该菱镜片设置于该扩散板之上,该扩散片设置于菱镜片之上,该支撑柱设置于该反射板之上,并且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板之间,以及该照明灯管设置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板之间。
在图1中,为了要支撑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中的扩散板,通常会在反射板和扩散板之间设置多根支撑物,以避免扩散板在翘曲变形后,使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学特性变差。然而,当LCD面板的尺寸越大时,其照明灯管的尺寸亦会相对变大及变长,因此,照明灯管也会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整个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学特性。
在图2中,第二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日本专利第5-209703号)的示意图,以解决上述的照明灯管变形问题。该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主要是在照明灯管的下方设置一支撑柱以避免照明灯管变形。然而,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缺点为当LCD面板的尺寸越大时其扩散板的尺寸亦会相对变大,而导致扩散板因照明灯管的热能翘曲变形,进而影响整个直下式背光模块光学特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可使扩散板及照明灯管同时受到支撑与防止变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即使当LCD面板或扩散板之尺寸变的更大时,扩散板及照明灯管组也不会因为本身刚性不足而产生翘曲变形,又或者LCD经长时间使用时,扩散板及照明灯管也不会因为热胀冷缩的物理效应而产生变形,因此不会影响整个直下式背光板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技术特征以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包括:一扩散板;一反射装置,设置于该扩散板之下;一照明灯管,设置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以及一支撑结构,具有一灯管覆盖部,设置于该反射装置之上,并且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该灯管覆盖部覆盖于该照明灯管之上,用以同时支撑该照明灯管及该扩散板。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更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柱塞,设置于该反射装置之上,并且位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装置之间,用以支撑该扩散板。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反射装置为一反射板。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反射装置为一贴附有反射片的底板。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反射板更具有一穿孔。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该灯管覆盖部为倒U形孔。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为一波浪形状结构。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具有一U形形状。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具有一矩形形状。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具有一多边形形状。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由塑料材料制成。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点在于,该支撑结构的塑料材料选用聚苯乙烯树脂衍生物、压克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烯烃树脂、聚醯胺树脂或聚酯树脂之中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之剖面示意图;
图2是第二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之剖面示意图;
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A、图4B是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块中,其支撑结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图5D是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柱塞形状;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各种不同卡合于反射板上的方式;
图7A、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为多个或单个灯管覆盖部;
图8A、图8B、图8C、图8D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灯管覆盖部可为U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结构,灯管覆盖部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支撑于灯管之下。
其中,附图标记:
10:直下式背光模块
20:扩散板
30:反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