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1637.4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4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隆纳·威尔福·索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纳·威尔福·索马 |
主分类号: | A63B53/14 | 分类号: | A63B53/14;A63B49/08;B25D17/04;A42B3/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关于一种吸震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附加于其它物品上用以提供该物品吸震及避震效果的吸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从事各种球类运动时,如网球、高尔夫球、棒球等,用以击球的球拍或球棒是相当重要的,而当球拍或球棒打击到球时,球与球拍棒的接触面会产生震动力量,并传导至球拍棒的握把部份,如此便可能对使用者握持球拍棒的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人特发明了中国台湾第81109008号「运动器具」发明申请案以下简称为参考案来解决公知球拍棒所产生震动的问题。
其中参考案主要是于球拍棒的打击部位上成型有多数个腔室,于各腔室内则设置有可于腔室中移动的质量粒子,如此由质量粒子于腔室中的相对移动,可用以吸收球拍棒打击球时所产生的震动,来达到消除震动,保护使用者手部的作用。
然而此种如参考案的公知运动器具主要是将避震装置一体设置在其打击部位上,并非设置于该运动器具的把手上,如此不仅在制造该运动器材时会产生制作上的不便与麻烦外,此种设置于参考案上的避震装置并无法运用于其它物品上,如手工具、气动工具、安全帽等,故参考案上的避震装置的使用范围便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震装置,以期能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震装置,其主要包含有一可用以附加于一物体上的主体,于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容室,并于每一容室内设置有可于容室内相对移动的吸震材。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主体包含有一外套管,于外套管内壁上成型有一内管,而于内管内则形成有一个用以容置吸震材的容室,且于内管外壁与外套管内壁间形成有一间隙。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外套管为一两端呈开口端的管状体,而内管一端形成有一与外套管一开口端相连通的开口端,另端则形成封闭端,且于外套管上设置有一可封闭内管开口端的封盖。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于封盖上设置有一贯穿封盖的螺孔,于该螺孔上螺设有一螺栓。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吸震材为多数个金属粒子。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吸震材为液态金属。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主体包含有一外套管,于外套管内壁上成型有一内管,而于内管内则形成有复数个用以容置吸震材的容室,且于内管外壁与外套管内壁间形成有一间隙。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外套管为一两端呈开口端的管状体,而内管一端形成有一与外套管一开口端相连通的开口端,另端则形成封闭端,且于外套管上设置有一可封闭内管开口端的封盖。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于封盖上设置有一贯穿封盖的螺孔,于该螺孔上则螺设有一螺栓。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主体为一由弹性材质所制成的套环体,于该主体上设置有多数个分别容置有吸震材的容室。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主体为一由弹性或刚性材质所制成的平面块状体,于该平面块状体的主体上设置有多数个用以分别容置吸震材的容室。
所述的吸震装置,其中主体为一中空块状体,于该中空块状体的主体上设置有一个用以容置吸震材的容室。
由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吸震材相对于主体容室内的相对移动,来达到吸震与避震的效果,并且可让主体以附加的方式设置于其它物体上,如运动器材的把手、手工具、气动工具、摩托车、自行车等的把手、安全帽或鞋子等物品上,当该物体因与其它物体撞击等因素而产震动时,可由主体内吸震材相对容室的相对应动,来达到吸震与避震的效果,并由此达到提高吸震装置使用弹性与范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高尔夫球杆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高尔夫球杆的局部立体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网球拍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手工具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手工具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气动工具的立体外观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安全帽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鞋子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主体 11外套管
12内管 122容室
13间隙 14吸震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纳·威尔福·索马,未经隆纳·威尔福·索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离子循环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节全硅化金属栅的栅功函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