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元件组成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1596.9 | 申请日: | 200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3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廖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政祥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元件 组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元件组成,特别是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组成。
背景技术
传统发光元件在制作过程中,因为使用铜金属为外壳来制作发光元件,在进行发光元件检测时无法从金属的外观做直接目视检测,即使直接以目视检测发光元件时,由于发光元件所发射光源易使视力受损并发生危险,故造成目视检测不易的风险。另外因为发光元件小,进而需使用更精小的聚光透镜,以便置入发光元件中,但因壳体为金属及透镜为塑料,使得塑料的制作公差大,无法适当将塑料安装于壳体内,进而使发光元件制作不易,亦会有使透镜易变形及精度不够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元件组成,由于透镜与壳体一体成形射出而成,使其装配过程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元件组成,由于透镜与壳体一体成形射出而成,使其组成的结构强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元件组成,其壳体的侧边材料可以为可透光的塑料,故可施以目测检测,提供较高的目测检测安全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尽理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元件组成,主要由一壳体、一容设于壳体内的发光元件、以及位于发光元件前端的透镜所组成。壳体呈中空圆柱状,透镜是容设于壳体内部中空圆柱的一端且与壳体一体成形射出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的一种发光元件组成,由于透镜与壳体一体成形射出而成,使其装配过程简单,其组成的结构强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剖面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壳体与透镜为相同材质的发光元件组成;
图2为一剖面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壳体与透镜为不同材质的发光元件组成。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发光元件组成1、2
壳体11、21
发光元件111、211
透镜112、212
电路板113、213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发光元件组成,其中所利用的发光源及透镜的基本原理,已为相关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式,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
首先请参考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发光元件组成的剖面图。发光元件组成1包括有壳体11、发光元件111及透镜112等结构。上述的壳体11的形状呈一中空圆柱状且使用一塑料材质,其中发光元件111容设于壳体11内,以及位于发光元件111的前端设有一透镜112,此透镜112容设于壳体11内中空圆柱的一端且使用与壳体11同一塑料材质。值得注意的是壳体11与透镜112是以一体成形射出而成来制作,因此发光元件组成1将不会因壳体11的壁厚太薄或强度不足造成透镜112无法适当安装于壳体内,反而通过一体成形的制作方式将透镜112适当地嵌入壳体11内。当完成上述的壳体11与透镜112的一体成形射出而成的制作后,接下来可将发光元件111置入壳体11,为了强化发光元件111与壳体11的结合,可进一步在其间添加粘胶使其结合性更佳。因此,通过上述壳体11与透镜112一体成形的射出方式使得发光元件组成1的结构强度较高并可简化其中的装配过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1为发光二极管,其中的发光二极管可以是激光二极管、红光二极管、绿光二极管、蓝光二极管,白光二极管以及紫外光二极管的任何一种,其中发光元件111以激光二极管为最佳。其中发光元件111底部进一步连接有一电路板113,可以让其外接至任一产品中。此外,由于壳体11的侧边为可透光的塑料材料,故可直接以目视施以侧光检测,进而提供较高的检测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政祥,未经廖政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网罩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冲压机安全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