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快速定位功能的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1528.2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9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F16M11/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定位 功能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升降装置,尤指一种可形成迫紧定位或释放移动的具快速定位功能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按升降的位移在目前吾人生活周遭多有所见,广义言之,如人们每日搭乘的电梯亦属升降运动的方式。狭义而言,如人们每日于工作场所或家庭所接触的显示器,尤其是液晶显示器,为因应人们观看的视觉角度,除具仰角的调整外,渐渐地亦增加了升降装置的设置,使该显示器可因应不同体型的人士,而调整其高度,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诉求。
一般而言,用于显示器的升降装置大都是以滑轨结构为之,亦即,该升降装置是在一支架上方的两侧框壁接装一对固定滑轨,而支承座后方的一对翼片则接装一对活动滑轨,使该对活动滑轨可沿着该对固定滑轨呈纵向位移,以调整该显示器的高度。而该固定滑轨与活动滑轨的组合,即为人们所熟知的滑轨结构。事实上,该固定滑轨与活动滑轨间尚具有滚珠,以便活动滑轨沿着固定滑轨滑移时,可减少两者的摩擦,进而获致省力及增加该滑轨结构使用寿命的功能。
惟该用于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尤其是,该与被支撑物,例如液晶显示器连接的支承座是由一固设于支架顶部的定力弹簧伸展或回卷,使其两侧的活动滑轨得以在两固定滑轨上定位,而此种定位方式则仰赖于该定力弹簧的弹力,若其弹力小于被支撑物的重量,则无法提供定位效果,诚实为美中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机械,尤其是转轴及支撑结构设计及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克服传统升降装置的结构复杂、组装繁琐及制造成本高昂等缺点,希冀将升降装置的定位结构加以简化,使其可适用于圆柱形支架,并进一步连接一支承座,而不失原有的支撑功能,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新型的“具快速定位功能的升降装置”。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快速定位功能的升降装置,其包括:一支架,其是在一基座表面设有一直立撑杆;一夹具,其是由一夹座与一夹翼的两相对的座凹与翼凹对接后,将该撑杆包夹其间,并由连接元件以非锁固状态结合该夹翼与夹座,使两者间留有一间隙,另将一连接架两侧的架臂穿越该夹座与夹翼两侧的座槽及翼槽,并在其两活动端间枢接一拨片,该拨片顶部侧向突伸一凸块,其是邻接于该夹翼背面的平直抵靠部;一支承座,是接装于该该连接架前方;由扳动该拨片,使其凸块对夹翼背面的抵靠部迫紧或释放,从而令该两相对的夹座及夹翼共同夹持或松开该直立撑杆,进而产生定位或升降移动。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快速定位功能的升降装置,其中该撑杆是为一圆柱形杆体,其由底部的接合部嵌插并固设于基座顶部的座孔内。再者,该基座是水平向等角延伸三只脚架的架体。尤其是,该撑杆顶部套接一端盖以作为端封。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快速定位功能的升降装置,其中该连接架两侧架臂的活动端与其间拨片是由一轴栓所穿越,并以一端封件与该轴栓结合,使该拨片得以在该两架臂间上下扳动。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快速定位功能的升降装置,其中该支承座是由一固定件枢接一旋转件,使该旋转件相对于固定件可作仰角调整。再者,该固定件两侧向前伸出的凸耳是邻接于该旋转件背面所伸出的衔接片,且两者间以枢钮器枢接。尤其是,该枢钮器各套接一扭簧,其两端分别抵住该固定件与旋转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具快速定位功能的升降装置,具有结构加以简化、组装工序简便及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且使用者可自行DIY组装,且不失原有的支撑功能。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欲调整高度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沿着线B-B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至所所欲高度并定位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是由一支架1,一夹具2,及一支承座3所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编实心棉管
- 下一篇:石化和石油开采专用高强度三防管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