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小单板转换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1300.3 | 申请日: | 200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5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江煜煌;万钧;叶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小 单板 转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或电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电信运营的系统配置中需要进行大小板转换的转换架。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系统配置需求,在进行系统的单板配置时,功能单板的大小可能需要现场实现互换。即,系统中的某个单板槽位既可以配置尺寸较大的单板,也要能够配置尺寸较小的单板,并且能够在机房实现现场的热插拔互换,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这种大小单板转化的结构。
在实际运用中,该类大小单板转换的结构一般采用压铸铝合金型材加工的形式,这种形式需要开模,从而成本较高。此外,一套模具只适应一种大小单板的转换形式,无法灵活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降低成本的钣金结构的大小单板转换架,该结构形式加工、装配方便,实现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大小单板转换架,包括:面板,垂直固定于面板的左导轨、至少一中间导轨、右导轨,以及将左导轨、至少一中间导轨、右导轨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支撑板,其中,左导轨、至少一中间导轨和右导轨为钣金件。
优选地,上述左导轨、至少一中间导轨、以及右导轨分别由钣金制成的柱状本体和突出于柱状本体的至少一成对翼片构成,成对翼片之间形成供小单板从中插入的插槽。
优选地,上述中间导轨由结合在一起形成柱状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构成,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分别具有成对翼片。
优选地,上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外侧具有压边,以供大小板单板转换架在原先的单板槽位内进行插拔。
优选地,上述面板由钣金制成,具有上弯折边缘和下弯折边缘,其中,左导轨、至少一中间导轨、以及右导轨位于面板的上弯折边缘和下弯折边缘之间。
优选地,上述面板、至少一支撑板与左导轨、至少一中间导轨、以及右导轨铆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压铸铝合金型材加工的大小单板转换架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钣金结构的大小单板转换架,以较低成本实现大小单板转换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结构件的尺寸和位置,从而可灵活适应多种大小板转换的需求,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应该指出,以上说明和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所要求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用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大小单板转换架的示意性结构;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大小单板转换架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所述大小单板转换架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大小单板转换架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大小单板转换架在移除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所示大小单板转换架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装配有小单板整件的大小单板转换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大小单板转换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用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大小单板转换架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大小单板转换架主要由面板11、左导轨13、中间导轨15、右导轨17、以及支撑板19a、19b构成。其中,左导轨13、右导轨17垂直固定于面板11的左右两侧,中间导轨17垂直固定于面板的中部。支撑板19a设置在转化架宽度方向的中部,支撑板19b设置在转换架宽度方向的末端,该支撑板19a、19b将左导轨、中间导轨、右导轨固定在一起。上述结构件均采用钣金加工的形式,彼此之间采用铆钉连接的固定形式,形成稳固的围框结构,实现大小单板转换的功能。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大小单板转换架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大小单板转换架的正视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大小单板转换架的侧视图。结合图2至图4,在本优选实施例的大小单板转换架中,左导轨13、中间导轨15和右导轨17分别由钣金弯折制成的柱状本体和突出于柱状本体的至少一成对翼片构成。该成对翼片之间形成供小单板从中插入的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