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主动散热装置的室外照明设备及其室外照明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1246.2 | 申请日: | 2008-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叔棣;李崇华;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叔棣;李崇华;庄伟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23/00;F21V23/06;F21V29/00;H01L23/34;H01L33/00;F21W131/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散热 装置 室外 照明设备 及其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照明装置及使用该设备的室外照明系统,尤指一种应用于道路照明的具主动散热装置的室外照明设备及其室外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不足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将目前现有的能源发挥最大的功效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于照明产业中,发光二极管因其有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及组件体积小等优点,使得发光二极管能应用于各种设备中且有利于环保。目前发光二极管普遍应用于交通信号标志或手电筒等照明设备中,且未来发光二极管更具有取代各式各样照明设备的潜力。
虽然发光二极管具有极佳的发光效率,然而应用于需要高亮度的公共照明设备上时,使用具有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会面临到难以散热的问题。由于发光二极管本身的材质属于热导率不高的陶瓷材料,因此使用发光二极管时,热量容易累积于发光二极管组件内部而不易散出,若发光二极管组件半导体接面的温度达到130至150℃时,容易造成发光二极管严重的劣化。
目前已知可应用散热鳍片、流体导热管、或风扇来帮助发光二极管内部的热量快速散出。如图1所示,此为利用风扇及散热鳍片帮助散热的发光装置。此发光装置的基板11上具有线路图案111,而发光二极管12则设置于基板11上且与线路图案111电性连接。于基板11下方设置有一散热鳍片13,且于散热鳍片13下方更设置有一风扇14。透过散热鳍片13及风扇14可让热快速地从高温处传递至低温处。
使用具有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时,已知可透过风扇及流体热导管的设计,快速降低发光二极管组件内部的温度。然而,应用于室外照明时,照明设备必须具有防湿、防潮、防尘、以及防漏电等特性。故透过风扇来降低发光二极管组件内部的温度,并无法达到防尘的目的;而透过流体热导管则由于内部的流体含有乙醇及氨水等,很容易使流体热导管因温差过大而破裂,导致漏电的情形发生。
因此,业界极需发展一种能有效利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且能快速将发光二极管组件内部热量散出的室外照明设备,以期能应用于公共照明场合,如道路、机场跑道、或隧道等,并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主动散热装置的室外照明设备,以能快速将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量迅速排出,确保室外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与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主动散热装置的室外照明系统,以能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的温度,且同时具有热回馈的功效,以将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量转换成电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主动散热装置的室外照明设备,其包括:一第一基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至少一主动式散热组件、以及一电源供应装置。其中,第一基板其包含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而上表面具有一第一电路,且下表面具有一第二电路。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设置于上表面,且与第一电路电性连接。而至少一主动式散热组件设置于下表面,且与第二电路电性连接。另外,电源供应装置是透过第一线路与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且透过第二线路与至少一主动式散热单元电性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具主动散热装置的室外照明系统,其包括:一第一基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至少一主动式散热组件、至少一温度感应组件、一控制单元、以及一电源供应装置。其中,第一基板包含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而上表面具有一第一电路,且下表面具有一第二电路。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设置于上表面,且与第一电路电性连接。至少一主动式散热组件设置于下表面,且与第二电路电性连接。另外,至少一温度感应组件设置于上表面,且电性连接至控制单元。电源供应装置,其电性连接至控制单元,且透过第一线路与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以及透过第二线路与至少一散热单元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叔棣;李崇华;庄伟,未经周叔棣;李崇华;庄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电加热器
- 下一篇:直埋双保险波纹补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