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浇铸控制装置及其承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1082.3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6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葉明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3/00 | 分类号: | B22D33/00;B22D37/00;B22D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文 琦;杨本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浇铸 控制 装置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控制液态金属流量的自动浇铸控制装置及其承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包括对采矿、选矿、冶炼、浇铸、轧材等主体生产过程和供水、电、热、氧、气等辅助生产过程的控制。现代冶金企业采用计算机把生产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结合成统一的整体,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7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推广,冶金企业也开始采用计算机建立完整的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系统。实现冶金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改善劳动条件,获取很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轮圈铸造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铸造工艺,一个是重力铸造工艺,另一个是低压铸造工艺。重力铸造是将熔融成为液态的金属浇注到轮圈模具里,依靠重力自然地充填在模穴中以后逐渐冷却。低压铸造是比较理想的工艺,在将熔融成为液态的金属浇注到轮圈模具后,从外部施加压力,或将模具内抽成真空,使得液态金属的充填更完整、扎实,空气不会留在模具内,而铸造完成的轮圈内产生气孔的机率也越小,质量自然也比较好。
目前,在浇铸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台是以一个小的浇口作为液态金属入口,再以人工或机器手等方式倒入浇口进入模具成型。其缺点为:1.液态金属流量均一性不佳,造成变形量大,成品预留量增加,增加成本及后续加工量;2.小浇口造成倒入时间长,自动化装置一对多时产生瓶颈,无法得到最经济组合,造成投资成本增加;3.特殊产品需要两次以上注入时,产生生产速度减缓,液态金属温度下降以及二次浇注时间掌握等问题,造成质量及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浇铸控制装置,其使用一部机器人同时对多个铸造机提供舀取液态金属的工序,由此可以相当于多个铸造机同时在制作产品,从而达到多任务的效能,可节省成本及增加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料装置,其具有一可变式活门,可控制液态金属的流量及速度,使质量提高,减少液态金属预留量,可节省成本及后续加工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承料装置的输入口承接所述自动浇铸控制装置所提供的液态金属,并且该承料装置的输出口可以根据一设定参数来调整液态金属流出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动浇铸控制装置,包括:一保温炉,其可储存液态金属;一机器人,其具有一手臂,可到保温炉中舀取液态金属;以及至少两个铸造机,其接收承料装置输出的液态金属以制作出至少一种金属对象,每一铸造机包括至少一个承料装置,其具有一输入口以及一输出口,所述输入口承接手臂所舀取的液态金属,并且所述输出口可以根据设定参数调整液态金属流出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动浇铸控制装置的承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动浇铸控制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