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辊磨压辊和衬板的堆焊辅助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0991.5 | 申请日: | 200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0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平;何美华;杨正平;张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0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辊磨压辊 堆焊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辊磨的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卧辊磨压辊和衬板的堆焊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卧辊磨工作时,通过液压系统向压辊施压使分布在压辊与筒体衬板间的物料得到粉碎和粉磨。压辊与衬板的表面都堆焊成均匀的沟台状纹理,以保证物料啮入,不产生滑落,并充分地形成料饼。因此,压辊和筒体衬板是卧辊磨的关键部件。由于压辊和衬板表面所堆焊的纹理容易受损,若其磨损超出极限而又未能及时修补,则会使辊面出现裂纹甚至大块脱落,将伤及辊体、衬板母材,使其报废,损失惨重。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卧辊磨运转500h后,即需对压辊和衬板表面进行检查和补焊,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卧辊磨的运行成本。在检查和堆焊压辊、衬板时,需采用专门的辅助装置使压辊和衬板支撑悬空并转动,以便于检查和堆焊。可现有的堆焊辅助装置结构复杂、笨重,衬板和压辊补焊时各需一套独立装置,且衬板和压辊堆焊转角调节幅度过大,使用不便,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一物两用的卧辊磨压辊和衬板的堆焊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传动机构、衬板夹持机构和托持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含有底座、电机、传动轴、减速机、卡盘和轴瓦,电机与两台减速机依次相连,传动轴与后一台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传动轴由固定于底座上的轴瓦所托持,传动轴的末端装有卡盘,卡盘上装有调节夹具;所述的衬板夹持机构包含有连接盘、连接杆、衬板套和连接轴,连接轴设于连接盘的中心,连接盘通过数根连接杆与圆筒形的衬板套相连;所述的托持机构包含底板、支撑架、滑轮、轴承和转轴,四根支撑架分两组固定于底板上,两只滑轮分装于两转轴的中部,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装于支撑架的顶部;上述托持机构置于传动机构的前方,且托持机构的两滑轮间的中心与传动机构的卡盘的轴线在同一垂直面上。当进行压辊堆焊时,将压辊置于托持机构的两滑轮上,压辊的一端由传动机构的调节夹具所夹紧,启动电机,使压辊转动,即可方便地对压辊进行堆焊作业。当进行衬板堆焊时,首先将数块衬板拼成圆筒状后,置于衬板夹持机构的衬板套内,将衬板套置于托持机构的两滑轮上,再将衬板夹持机构的连接轴置于传动机构的卡盘的中心,由调节夹具将连接轴夹紧,即可方便地对衬板进行堆焊作业。
上述调节夹具包含有固定螺母和调节螺栓,两只固定螺母为一组,三至六组固定螺母均匀地固定于卡盘上,每组固定螺母的螺孔内装有调节螺栓。这样,通过拧紧/松调节螺栓,即可方便地夹紧/松开压辊/连接轴的端部。
在进行压辊堆焊时,为使压辊的转动更为平衡,托持机构为两套,两套托持机构均置于传动机构的卡盘的前方,且沿卡盘的轴线延长线分布。
在进行大直径的衬板堆焊时,为使衬板套的中心与卡盘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托持机构为两套,两套托持机构并列地置于卡盘的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合理,一物两用,有效地降低了设备投资,且衬板和压辊堆焊转角调节适度,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为电机、1-2为底座、1-3为联轴器一、1-4为摆线针轮减速机、1-5联轴器二、1-6为减速机、1-7为联轴器三、1-8为轴瓦、1-9为传动轴、1-10为卡盘、1-11-1为固定螺母、1-11-2为调节螺栓、2-1为底板、2-2为支撑架、2-3为销、2-4为滑轮、2-5为轴承、2-6为转轴、3-1为连接盘、3-2为连接轴、3-3为连接杆、3-4为衬板套、4为衬板、5为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I:本实施例是以本实用新型用于对衬板的堆焊作业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机回转限位器与回转结构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电梯曳引悬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