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分流体防变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891.2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耐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 霏 |
地址: | 24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挤出 模具 流体 变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型材在挤出成型过程中对挤出模具分流体进行限位的连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分流体防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开设分流流道的需要,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分流体通常由上下模板组成,在上下模板中间开设分流流道。工作时,由于内压引起模具分流体入料口变形张开,导致无法保证所得型坯的壁厚。即附图中图2所示,当物料从挤出机进入模具分流体时,受到两种力的作用:a:物料膨胀对模具分流体的作用力;b:模具分流体对物料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当a>b时,模具分流体变形。分流体设计成整体式虽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种结构导致分流流道很难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模具分流体在入料口处变形而无法保证型坯壁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了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分流体防变形装置,能有效控制模具分流体变形,保证型坯壁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上、下模板组成的分流体以及连接挤出模头和分流体的连接法兰,所述法兰与分流体以螺栓连接;分流体入料口处的上、下模板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法兰在分流体一侧设有与分流体上下模板上的凹槽配合的凸块。
所述凹槽分别开在分流体上模板的上方和分流体下模板的下方。
由于法兰为整体式,法兰上的上下两个凸块和模具分流体上凹槽配合后形成自锁,当物料通过此法兰进入模具分流体时,模具分流体因受到物料膨胀的作用力而张开,这时通过法兰上的台阶与分流体上的凹槽限位,并拧紧两者的连接螺钉,达到整个装置对分流体上下方向上的限位控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法兰采用整体式,不仅有利于加工,而且增强了本身的抗力学强度,法兰上的上下两个凸块可以有效地控制模具分流体入料口处张开,且该装置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物料进入模具分流体的作用力示意图。
图2是分流体受力张开变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K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分流体示意图。
图5是法兰示意图
图6是法兰与分流体组装示意图。
上述图中:1、分流体上模板,2、分流体下模板,3、法兰,4、分流体入料口,5、凹槽,6、螺孔,7、凸块,8、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5所示,分流体由上模板1、下模板2组成,分流体入料口4处的分流体上模板1的上方和分流体下模板2的下方分别有凹槽5。连接挤出模头和分流体的连接法兰为整体式法兰3,法兰3在分流体一侧设有与分流体上模板1、分流体下模板2上的凹槽5配合的凸块7。法兰3与分流体上模板1、分流体下模板2上分别开有螺孔6,通过螺栓连接可以将法兰3固定在分流体上模板1和分流体下模板2上。螺孔8是法兰与机床连接的螺孔。由于法兰3是整体结构,因此在装配状态下,法兰3的上下两个凸块7和模具分流体上凹槽5配合后形成自锁,当粉或粒状塑料通过挤出机塑化通过法兰3进入分流体入料口4时,分流体因受物料膨胀的作用力变形,这时,因法兰3的上下凸块7对分流体上模板1和分流体下模板2进行限位,因而可以防止分流体因内压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耐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耐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裂解炉烧焦罐废汽热能回收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涂覆轮胎防漏胶带层的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