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633.4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6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吕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俊杰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17/10;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灯,尤指一种通过多个设有发光二极管的单元件相互活动结合而成的组合设计,使具可随意DIY、组设方便又快速、具装饰、照明及省电环保的效果,而适用于居家、卖场...等室内外空间的照明,或类似组合灯具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灯具的使用除了照明之外,还可以利用灯具的造形与光色来达到装饰的目的,使空间环境具有某种气氛和意境。因此,人们对于灯具的要求不再仅于满足照明,而需要满足人们装饰美化环境及营造空间氛围。另外,近年来,电光源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灯泡的光源-发光二极管,使灯具有另一种型态发展的可能性,而发光二极管的省电特性,使其目前正积极推广中。
一般灯具结构于单一壳体内设置光源,以提供照明的功能,以及透过灯具的壳体变化来达到装饰的效果。现有灯具的形态、大小皆是固定的,无法随使用者的想法做任意变化。并且,于装设时,有时也会受到空间大小的局限,产生某些灯具适用而某些灯具不适用的问题。另外,也有些灯具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技术才能组装完成,以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组合灯,通过多个单元件相互活动结合而成,该单元件包括有一本体、多颗发光二极管、至少二组电源连接线及一连结单元的组合设计,该单元件的本体上设有多个采用凹部与凸部的结合部,以形成各单元件相互组合,并可配合装设地点的空间大小来变化组合单元件的数量,使本实用新型具组设方便及可达到快速组装的效果,以提升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合灯,通过多个单元件相互活动结合而成,该单元件包括有一本体、多颗发光二极管、至少二组电源连接线及一连结单元的组合设计,各单元件采用相互拼接组合的方式,让使用者可享受DIY的乐趣,而各单元件的本体可形成不同的形状或设有图案、色彩...等变化,使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灯可呈现多变化的造形,又该单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可通过多个单元件间的拼接组合,使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列形成文字或图案,具绝佳的装饰效果,并以发光二极管为照明光源,具省电、环保性,以增进整体的实用性及美观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灯,该组合灯由多个单元件相互活动结合而成,该单元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多个结合部,而该多个结合部供各单元件的相互组合;多颗发光二极管,多颗发光二极管分布设置于该本体的一面上,且该多颗发光二极管之间相互电性连接;至少二组电源连接线,该至少二组电源连接线与多颗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以及一连结单元,该连结单元结合于该本体的另一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单元件相互活动结合而成,该单元件包括有一本体、多颗发光二极管、至少二组电源连接线及一连结单元的组合设计,该单元件的本体上设有多个采用凹部与凸部的结合部,以形成各单元件相互组合,并可配合装设地点的空间大小来变化组合单元件的数量,使本实用新型具组设方便及可达到快速组装的效果,以提升整体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单元件相互活动结合而成,该单元件包括有一本体、多颗发光二极管、至少二组电源连接线及一连结单元的组合设计,各单元件采用相互拼接组合的方式,让使用者可享受DIY的乐趣,而各单元件的本体可形成不同的形状或设有图案、色彩...等变化,使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灯可呈现多变化的造形,又该单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可通过多个单元件间的拼接组合,使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列形成文字或图案,具绝佳的装饰效果,并以发光二极管为照明光源,具省电、环保性,以增进整体的实用性及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元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元件的元件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元件上的多颗发光二极管间电性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单元件
10 本体 11 结合部
111 凹部 112 凸部
12 发光二极管 13 电源连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俊杰,未经吕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灯
- 下一篇:一种棒状链霉菌、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