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双电源转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0521.9 | 申请日: | 200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0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勤飞 |
| 主分类号: | H01H19/38 | 分类号: | H01H19/38;H01H9/26;H01H33/666;H02J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4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双电源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高压电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双电源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系统中大量采用双电源供电线路(两条供电线路,一般是一条电力系统线路,一条自备线路),当一条线路电源发生故障时,由另一条线路供电,为此需借助双电源转换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54471.3公开了一种户外高压双电源真空断路器,该种真空断路器在真空断路器上面加装一个连锁的双投隔离开关组成的高压双电源转换装置,此种方式虽然实现了高压双电源自动切换时带有电气连锁与机械连锁,降低了两路高压同时馈电的可能性,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高压双电源切换装置,但还存在弊端,其双投的隔离开关直接暴露在外接环境中,随着使用的次数和时间的增加,触头表面会不断的氧化,造成触头电阻增大导电能力降低,触头容易发热烧坏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中、高压下可实现双电源转换、且具有较好的过载及短路保护功能的智能双电源转换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台真空断路器主体和一个使所述两台真空断路器主体处于互不相同的分闸/合闸状态的机械连锁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真空断路器主体均包括三个进线端子、三个真空灭弧机构、三个出线端子、和一个联动轴,所述各真空灭弧机构包括一个真空灭弧室、一个静触头、一个动触头和一个同步带动动触头的绝缘拉杆,所述各绝缘拉杆被所述联动轴同步带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械连锁装置包括可往复传动的动力输出组件、传动组件、连锁组件,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带动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带动第一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联动轴往复运动而实现分闸/合闸动作,所述传动组件在分闸/合闸的同时,还通过连锁组件同步带动第二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联动轴往复运动而使第二台真空断路器主体实现合闸/分闸的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输出组件是一个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输出机构,包括一个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输出杆;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个带动联动轴做直线运动的传动杆,所述连锁组件包括一个连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转轴,传动杆的一端与动力输出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联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连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其一端与第一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联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联动轴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输出组件是一个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输出机构,包括一个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输出杆;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个带动第一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联动轴做旋转运动的传动连杆组件;所述连锁组件包括三个连杆,其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联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联动轴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是一个至三个,所述连锁组件的数量是一个至三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各真空断路器主体中,所述各静触头与一个进线端子插拔式电连接,所述各动触头与一个出线端子插拔式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第一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各出线端子均与第二台真空断路器主体中的一个出线端子相对应,且这相对应的两个出线端子之间短接而处于通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双真空断路器主体和机械连锁装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中、高压环境下实现双电源转换的同时,还可利用真空断路器自身的特性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过载及短路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从正面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智能双电源转换开关从A向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智能双电源转换开关从B向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从正向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智能双电源转换开关从D向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勤飞,未经黄勤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