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炉灶热量回收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300.1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3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海朋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炉灶 热量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装置,特别是一种燃烧灶炉热量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燃烧灶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能源的稀缺性已经是现今社会的广泛认识,针对燃烧灶炉(如锅炉)的节能研究、产品已经很多,但大多针对燃料的燃烧发热问题,对于燃烧后热能以辐射、传导等方式造成浪费的主动充分回收利用则不多见。用隔热、保温材料作为燃烧灶炉的外壳或附加保护层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故应用广泛、多见,但这些方法属于一种被动的防止热能浪费方式,热能往往被限制了从这种渠道浪费后又以令一种方式浪费了(例如热能以形式辐射被限制了则多以废气的形式从排烟管道逃逸),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针对被动防止燃烧灶炉热能浪费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思路是被动与主动方式结合,从而提高节能的效果。方案是:以内、外双夹层结构构成燃烧灶炉的外壳或附加保护层,其中内夹层除出、入口外是密闭空间,可导入热传导流体介质(如空气、水、热导油等);外夹层则填入耐高温保温材料。
该装置在使用时从内夹层的入口导入低温或常温热传导流体介质,热传导流体介质流经内夹层时将带走燃烧灶炉以辐射、传导形式传递给内夹层的大部分热量,当热传导流体介质从内夹层的出口导出时温度已升高,变成高温的热传导流体介质供使用,从而可实现热量的主动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填入耐高温保温材料的外夹层则可防止内夹层未被热传导流体介质带走的热量向外传递、扩散。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节能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实现;采用主、被动双管齐下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效果十分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回收热能供再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2、减轻高温对设备的损害,提高使用寿命;
3、减少甚至消除设备(燃烧炉体)使用时大量向外辐射的热量对环境、操作人员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维示意图
各部件名称如下:
1、入口;2、出口;3、内壁;4、内夹层;5、外夹层;6、耐高温保温材料
图2为实施例一三维示意图
各部件名称如下:
1、入口;2、出口;3、内壁;4、内夹层;5、外夹层;6、耐高温保温材料;7、隔条
图3为实施例二示意图
各部件名称如下:
1、入口;2、出口;3、内壁;4、内夹层;5、外夹层;6、耐高温保温材料;8、炒籽机灶炉鼓风口;9、炒籽机炒料锅干热烘炒空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为了进一步改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节能装置的工作效能,于内夹层的密封空间中用若干7隔条隔成互相连接的通道,延长热传导流体介质通过的路径及与内夹层体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热量的交换效果,热传导流体介质从2出口导出时将可带出更多的热量,温度更高,热能回收利用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如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节能装置-燃烧炉灶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应用于炒籽机时的情形,是一个具体的最佳实施例。
热传导流体介质(常温的空气)通过鼓风机从装置4内夹层1入口导入,经4内夹层2出口导出,空气变成高温的干热空气,其中一部分分流到8炒籽机灶炉鼓风口,另一部分分流到9炒籽机炒料锅干热烘炒空气入口,其余分流到其他地方作其他应用。在该例中,装置回收到的热量产生的作用显而易见:(1)、干热的空气使炒籽机灶炉燃料的燃烧更快更充分,产生更高的温度,同时部分干热的空气则直接加热炒料锅;(2)从9炒籽机炒料锅干热烘炒空气入口进入的干热的空气则更直接地烘炒炒料,直接利用其中的热量;(3)多余的干热空气还可以作其他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海朋,未经梁海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电磁热水器主体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