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泵无压痕光杆卡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9549.0 | 申请日: | 200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段富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富业 |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压痕 光杆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承载轴向载荷,又能传递径向扭矩的无压痕光杆卡,适用于采油机械螺杆泵杆柱最上端光杆与地面转动设备间的联接装置。
二、背景技术:由于螺杆泵工作中光杆卡既承载轴向载荷,同时须传递径向扭矩,工作情况相当复杂,目前油田广泛使用的螺杆泵光杆卡是通过两组牙型结构卡紧光杆,一组为牙型螺纹,另一组为纵向牙型条带。有的将两组牙型分别加工在不同的两个卡体上,有的将两组牙型加工在同一个卡体的两端。工作时靠螺栓的夹紧力,将各牙尖压入光杆本体表面,传递载荷越大压痕越深。
这种结构的光杆卡的普遍缺点是:(1)光杆损伤严重;(2)各组牙尖极易损伤;(3)重复利用率低,有的主体易磨损,有的附件易损坏;(4)对于高强度表面硬度高的光杆,带牙尖光杆卡就不易卡紧光杆,而且制造成本高,浪费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承载轴向载荷,又能传递径向扭矩的无压痕光杆卡,适于采油机械螺杆泵杆柱最上端光杆与地面转动设备间的联接装置。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承载轴向载荷,又能传递径向扭矩的无压痕光杆卡,解决卡紧螺杆泵光杆处表面的压痕损伤问题,提高螺杆泵光杆及光杆卡的使用寿命和重复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螺杆泵无压痕光杆卡由左卡体(1)、右卡体(2)、方头螺栓(3)、垫圈(4)、厚六角螺母(5)构成,其特征在于左卡体(1)、右卡体(2)由方头螺栓(3)、垫圈(4)、厚六角螺母(5)联接成夹紧结构,靠摩擦力夹紧光杆传递载荷。左卡体(1)、右卡体(2)的内孔表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宽窄不对称的横向光洁环形条带,下部分为不对称的纵向光洁环形条带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因光杆卡左右卡体内孔分别由两组不同结构的光洁条带组成,没有牙尖结构,旋紧螺栓后夹紧力大,对光杆不产生压痕。
(2)重复利用率高,无易损件。卡体内孔摩擦带不易磨损。若长期使用造成内孔锈蚀或损伤,可通过磨削工艺修复。
(3)承载能力大,操作方便,工作可靠。
(4)不受光杆表面硬度影响。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附图中:左卡体(1)、右卡体(2)、方头螺栓(3)、垫圈(4)、厚六角螺母(5)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负荷无压痕光杆卡,由左卡体(1)、右卡体(2)、方头螺栓(3)、垫圈(4)、厚六角螺母(5)构成,左卡体(1)、右卡体(2)对合,下槽为传递扭力槽,两卡体对合后其槽应贯通。在现场安装时,中心孔尺寸应与光杆直径规格相符。
左卡体(1)、右卡体(2)对合后穿入方头螺栓(3)、垫圈(4),分别对称均匀旋紧厚六角螺母(5)即可卡紧光杆。通过左卡体(1)、右卡体(2)卡体内孔表面两组不同结构的光洁条带与光杆之间产生压紧力和摩擦力,将螺杆泵光杆卡与光杆紧固,既能承载轴向载荷,又能传递径向扭矩而不产生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富业,未经段富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9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积渣近终型连铸机外弧辊
- 下一篇:一种工件周转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