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臭氧发生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9335.3 | 申请日: | 200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生明 |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2102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臭氧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臭氧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发生管,特别是一种使用寿命长、臭氧产率高的陶瓷臭氧发生管。
【背景技术】
臭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高效消毒、催化等作用,在空气净化、水质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作为臭氧发生器的核心部件,传统的臭氧发生管以玻璃管或搪瓷管作为介电管,在介电管的两端连接有塑料密封端盖,在管子外壁上设有外电极,管内设有内电极,在臭氧发生管工作时,玻璃管的耐受击穿电压低、易爆裂;搪瓷管的搪瓷层易脱落、金属芯体易氧化腐蚀,管子两端的塑料密封端盖,而且玻璃管和搪瓷管的介电常数低,导致现有的臭氧发生器的使用寿命短、臭氧产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臭氧产率高的陶瓷臭氧发生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陶瓷臭氧发生管包括陶瓷介质管、陶瓷端盖、外电极和内电极;其特征是:在陶瓷介质管两端分别装有陶瓷端盖,在陶瓷介质管的外壁上喷涂有导电层或包裹金属薄片作为外电极,在陶瓷介质管内腔设置不锈钢管作为内电极。
所述的陶瓷介质管采用氧化铝陶瓷或高介电常数复合陶瓷材料制成,陶瓷介质管的壁厚在0.6---5.0mm之间。
所述的陶瓷介质管两端的陶瓷端盖分别设有空气或氧气的进气口和臭氧的出气口,在陶瓷端盖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
所述的内电极采用不锈钢管制成,不锈钢管的外径与陶瓷介质管的内径存有1.0—5.0mm间隙,不锈钢管两端面分别接有不锈钢小管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不锈钢小管上有螺丝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陶瓷介质管外壁上设置若干散热片,风冷外电极;内电极的不锈钢管内通冷却水,对内电极进行冷却,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过热而烧坏陶瓷介质管,可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提高臭氧产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介质管和端盖全部采用陶瓷材料,机械强度大、耐高压,不爆裂;内电极采用不锈钢管,不生锈、耐腐蚀,其使用寿命得到保证;
2、由于陶瓷介质管的介电常数高于传统的玻璃管和搪瓷管,相同规格、相同工况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臭氧产率得到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陶瓷臭氧发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陶瓷介质管,2、陶瓷端盖,3、外电极,4、内电极21、氧气进气口、22、臭氧出气口,41、冷却水进口,42、冷却水出口43、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陶瓷臭氧发生管包括陶瓷介质管1、陶瓷端盖2、外电极3和内电极4;在陶瓷介质管1两端分别装有陶瓷端盖2,陶瓷端盖2上分别设有空气或氧气的进气口21和臭氧的出气口22,在陶瓷端盖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在陶瓷介质管1的外壁上喷涂有导电层或包裹金属薄片作为外电极3,在陶瓷管内腔设置不锈钢管作为内电极4,内电极4采用不锈钢管制成,不锈钢管两端面分别接有不锈钢小管的冷却水进口41和冷却水出口42,不锈钢小管上有螺丝纹。将陶瓷介质管1、陶瓷端盖2、外电极3和内电极4通过紧固螺母43固定在一起而组合成本实用新型。
使用时,先接通冷却水,冷却水从进口41进入,从出口42流出,气源可选用空气或氧气,气源通过从一端的陶瓷端盖2上的进气口21进入陶瓷介质管1和不锈钢内电极4之间的间隙中,开启电源,在专用的高频脉冲电源的驱动下,内电极4和外电极3之间产生电晕放电,通过高能电子的碰撞和轰击作用下产生臭氧,由另一端的陶瓷端盖2上臭氧出气口22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生明,未经林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9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村家用自动排污多功能高效净水器
- 下一篇:可自动挂脱钩式半圆体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