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照明角度的车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8366.7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9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校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6 | 分类号: | B60Q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照明 角度 车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可调照明角度的车灯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可依驾驶者的需求来调整照明角度,以提高行车安全的车灯结构。
背景技术
早期车辆的头灯只能向前照射,使车辆在夜间行驶时,能为驾驶人照明前视野,然而行经弯路时,头灯直射光线并无法为驾驶人照明转弯处,而使得夜间行驶弯道危险性大增。
之后,部分车厂或相关车用零件厂商开始研发解决此一照明问题,而陆续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法,其中概可分为原车灯本身结构的设计,以及增加辅助光源的设计两种,原车灯的结构主要是由一灯壳、一光源、一反射灯罩及一透明灯罩组成,该反射灯罩因定在灯壳内侧,提供光源一个反射面,将光线集中向前发射,而该透明灯罩则固定在灯壳前端开口处。
藉由改变原车灯本身结构达到照明角度的偏移,一种作法将灯罩连同光源设置在一旋转结构上,搭配旋动动力源即可使该灯罩及光源改变相对于灯壳的角度,又,灯壳因定在车辆前端,是以,当灯罩与灯源移动时,即能调整光源照明角度。而驱动旋转结构的方式又概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机械驱动式;另一种是电子驱动式。诚如中国台湾公告第321997号「可随车辆同步偏转之车头辅助灯」新型专利即是一种机械驱动式的驱动技术,其主要于车灯设有一延伸杆,该延伸杆配合滚轮、回复弹簧、轴承及钢索,令钢索一端结合在车辆转向机构上,当车轮转向时,可藉由钢索的牵引而使车头助灯相应摆动,达到车灯随车辆同步偏转的目的。再如中国台湾公告第454716号「车灯同步转向装置之改良」新型专利,其为一种电子驱动式的车灯,此新型专利主要设计一个可接收方向盘转向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接收设置于方向盘处的高频编码发射电路,控制电路以无线方式取得方向盘的转向,配合电子驱动方式,进而控制车灯的旋转装置动作,如图1及图2所示,该车体1于过弯时,该旋转装置(图中未标示)则使该车灯11随着车体1过弯方向(如图所示朝右弯)旋转,使该车灯11的投射方向朝右侧形成照明区域12。由是可知,此新型专利为达到无线控制效果,需要分别准备高频编码发射电路及装设有控制电路的车灯,但也因为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会受到电磁场的干扰,而有误动作或无法动作的问题产生,非为最佳,且藉由机械驱动方式有机械寿命的限制,而当车灯改变角度投射后,会牺牲部分驾驶正前方的照明。
而另一种使用辅助光源达到转向照明的方式,于原车灯一外侧加入一辅助灯,由于辅助灯均设置在车灯的外侧位置,故当其点亮时,可将增加车前侧的照明范围,是以,当车辆转弯时即可藉由点亮辅助灯,达到照明转弯处路况的目的,诚如中国台湾公告第319349号「汽车辅助照明灯组合」;然而,该辅助灯配置在车体上的角度固定,在车体过弯的照明区域有限,容易发生照明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可调照明角度的车灯结构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依驾驶者的需求来调整照明角度,以提高行车安全的车灯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车灯结构设有一座体以及设于座体上的复数灯体,各灯体包含有主灯体以及设于主灯体左、右二侧的副灯体,该车灯结构开启时,该主灯体为常态照明,而车体过弯时,相对应侧的副灯体得朝车体前侧照明,以提供弯路区域的照明,并可做为警示作用,或者主灯体以及二侧的副灯体可同时开启照明,以形成广角式照明,以提高行车安全。
一种可调照明角度的车灯结构,该车灯结构至少包含有:至少一座体,装设于车体上;复数灯体,各灯体装设于座体上,各灯体包含有主灯体以及设于主灯体左、右至少一侧的副灯体;用以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控制件,该控制件与各灯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习有车灯结构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结构于车体过弯时,相对应侧的副灯体得朝车体前侧照明,以提供弯路区域的照明,并可做为警示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结构中主灯体为常态开启照明,使驾驶者正前方维持常态照明,以改善习有机械驱动式车灯结构,于车体过弯时牺牲部分驾驶正前方的照明的缺失。
3、本实用新型的座体可利用冲压方式形成不同形状,故可形成配合车体的连续弯角外形,该主灯体以及副灯体得以配合车体外型而装设于该座体上,以消除照明死角。
4、该副灯体可依控制件来调整开启照明的数量,来调整照明角度及照明区域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车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习用车灯结构于车体过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车灯结构装设于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泡沫上升引导装置
- 下一篇:绞车离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