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充气止回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8052.7 | 申请日: | 200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9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尧华 |
主分类号: | F16K15/20 | 分类号: | F16K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邢少真 |
地址: | 325608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充气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气阀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轮胎充气的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机动车内胎充气时是使用传统的充气阀和气门芯钥匙;对非机动车是使用传统的小橡胶管安装在气门芯上对内胎充气;存在着密封性差,空气易泄露,充气费力,充气速度慢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充气省力、快捷,使用寿命长的轮胎充气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轮胎充气止回阀,包括芯体、芯帽、密封圈,芯帽插入芯体顶部,所述的芯体内腔下部设置有芯塞。
所述的芯体内腔上部和下部为直腔体,位于内腔中下部设置有收口段,收口段下面设置有进气孔,底部设置有开口,芯体外壁设置有芯挡、外螺纹及凹槽。
所述的芯帽内壁设置有环状梯形槽,与芯体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的芯塞为球型或圆锥型。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有益效果:
1.免去了机动车充气时使用的传统充气阀和气门芯钥匙;
2.免去了非机动车气门芯上的传统橡胶管,解除了在充气时橡胶管产生的阻力;
3.结构合理,密封可靠,空气只进不出,充气省力、快捷,使用寿命与内胎同步,可代替现有电动车,摩托车和非机动车的气门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轮胎充气止回阀,主要包括芯体1、芯塞2、芯帽3、密封圈4等零部件;其芯体1为空腔圆柱体,内腔上部和下部为直腔体,位于内腔中下部设置有收口段103,收口段103下面设置有两对称的进气孔102,底部设置有开口101,芯体1外壁设置有芯挡104、外螺纹105及凹槽106;芯体1内腔下部设置有芯塞2,芯塞2为轻型软质材料,设计为球型,芯塞2由开口101塞入芯体1内的收口段103下面,芯体1的凹槽106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圈4,芯体1顶部插入有芯帽3,芯帽3内壁设置有环状梯形槽301,与芯体1的外螺纹105相配合。
使用时,旋下芯帽3,将芯体1装入轮胎的内胎气门嘴,由轮胎的压气螺母压紧芯挡104,固定在气门嘴上,使密封圈4与气门嘴内部联体密封;当充气时,芯塞2向下移动至芯体1底部,堵住开口101,气体通过芯体1上的两进气孔102进入空腔并相通进入内胎;充气后内胎气压使芯塞2向上移动至芯体1空腔收口段103下的圆弧止口处107与芯体1密封,使空气只进不出,将芯帽3用按压式紧配在芯体1的上部密封,实现防漏气的功能。
实施例2
参阅图3所示,所述的芯塞2也可设计为圆锥型,充气后内胎气压使芯塞2与芯体1空腔收口段103下的斜面止口处108相配合密封;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尧华,未经刘尧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