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肝门静脉血管拉钩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8001.4 | 申请日: | 2008-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66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龙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门静脉 血管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术辅助器械,具体是指一种血管拉钩。
背景技术
静脉血管穿刺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治疗疾病和挽救生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深度体内手术中,由于肝门静脉血管细小,因此在手术中难找,或者是找到后,在手术中容易又缩回去,造成手术不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重新寻找静脉血管时又要花去一些时间,延长了整个手术的时间,有时还会因此造成使病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另外由于手术中需要把表皮割开,这样也需要将切开的表皮轻轻拔开,目前使用的传统手术拉钩,由于受到其机械形状的限制,而难以满足各种不同手术野深浅的需要,会造成失血量多,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并且给体表造成的创伤过大,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手术用器械,尤其是在肝门静脉手术中,能保护细小血管和神经不受伤害的的肝门静脉血管拉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肝门静脉血管拉钩,包括C型钩子、柱型联接棒和手柄,C型钩子通过柱型联接棒与手枘垂直联接,C型钩子和手枘与柱型联接棒的中心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C型钩子为从下向上30度后弧形,所述钩子的尾部还设有倒勾弧。
所述C型钩子为扇形结构,所述的在C型钩子的尾部设有倒钩。
所述的手柄上设有波浪形弧度。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C型钩子、柱型联接棒和手柄相联接组成的肝门静脉血管拉钩,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并且采用在C型钩子的尾部设有倒钩,其能更有效的将细小血管钩住,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或是将手术切割开的皮肤拉开,尤其是在深度体内手术中,对细小血管或神经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在手柄上设有波浪形弧度,手持住时,其手指刚好握在波浪形位置,其可增加摩擦力,使得在手术使用中,不会轻易滑脱,避免碰伤病人,使其神经不受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号说明:
1、2、肝门静脉血管拉钩 11、21、C型钩子 12、22、柱型联接棒
13、23、手柄 111、倒钩弧 211、C型钩子上部
212、C型钩子下部 213、倒钩 131、231、波浪形弧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肝门静脉血管拉钩1,如图1-2所示,包括C型钩子11,柱型联接棒12和一手柄13,C型钩子11通过柱型联接棒12与手枘13垂直联接,联接时,C型钩子11和手枘13与柱型联接棒12的中心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确保肝门静脉血管拉钩1受力均匀,所述C型钩子11是从下向上30度后弧形,其在钩子的尾部还设有倒钩弧111,使用时能有效的勾住细小的血管,使细小血管不会滑落。所述的手柄13设有波浪形弧度131,手持住时,其手指刚好握在波浪形位置,其可增加摩擦力,使得在手术使用中,不会轻易滑脱,避免造成事故。
实施例二:
一种肝门静脉血管拉钩2,如图3-4所示,包括C型钩子21,柱型联接棒22和一手柄23,C型钩子21通过柱型联接棒22与手枘23垂直联接,联接时,C型钩子21和手枘23与柱型联接棒22的中心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所述C型钩子21是为一扇形结构,C型钩子21为的其上部211小于C型钩子21的下部212的扇形结构,这样使用时可减少C型钩子21与手术部位皮肤的接触面积,予以保护患者。另外,在C型钩子21的尾部亦设有倒勾213,其在使用时能更好的勾住细小的血管,使细小血管不会滑落。本实施例的所述的柱型联接棒22和手柄23与实施例一所述的柱型联接棒12和手柄13相同,手柄23也设有有波浪形弧度231。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如将肝门静脉血管拉钩的手柄或联接棒的外形做简单的改变,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龙,未经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天线脉冲型通信系统的空时编码/解码方法
- 下一篇:图像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