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面板的转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7202.2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7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詹清峰;廖友村;江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清峰;廖友村 |
主分类号: | F24J2/54 | 分类号: | F24J2/54;H02N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念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面板 转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构件、零部件或附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太阳能面板的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面板的作用在于吸收太阳光且转换为电能,不过在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会有因转换效率造成的损失,所以使太阳能面板正对太阳光,让太阳光能垂直照射在太阳能面板上,才能达到最佳的吸收效率,而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又会随地球自转与公转而改变,因此太阳能面板也必须同时转向,才能保持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太阳能面板上;
因此便开发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096212956、名称“太阳能面板的旋转角度调整装置”,是在一本体上枢设蜗轮,当该本体及该蜗轮分别与太阳能面板及地面连接时,由该本体上的动力源驱动该蜗轮枢转,便能连动太阳能面板相对地面枢转,达到让太阳能面板转向的目的;
但此种技术中,该蜗轮的齿部外露,若是意外有异物卷入,将会造成装置的损坏,甚至工作人员若工作不注意,也可能被卷入而受伤,因此安全方面具有相当大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面板的转向结构,其以护盖遮盖枢转轮,以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面板的转向结构,其以挡止块限制该枢转轮的枢转角度,以控制该太阳能面板的转向角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转向结构包含一支撑件、一传动座、一护盖及一挡止块,支撑座供固定于地面,传动座具一座体、一动力源及一枢转轮,座体上成型一挡块,动力源设置在座体,枢转轮枢设在座体且与动力源连接,枢转轮并与支撑件连接,护盖设置在该传动座的座体上且罩于传动座的枢转轮外,护盖并与太阳能面板连接,挡止块相对传动座的座体的挡块而设置在支撑件上;
所述太阳能面板的转向结构,传动座的座体内枢设一驱动轴,且枢转轮与动力源以驱动轴连接。
所述太阳能面板的转向结构,驱动轴为蜗杆,枢转轮为蜗轮,驱动轴与枢转轮啮合。
所述太阳能面板的转向结构,动力源包含一动力座、一蜗轮、一蜗杆、一减速箱及一马达,动力座设置在座体,蜗轮容纳在动力座内,且蜗轮的中心受驱动轴插设而与驱动轴同轴连接,蜗杆枢设在动力座并与蜗轮啮合,减速箱设置在动力座,蜗杆一端并与减速箱连接,马达设置在减速箱,且马达与减速箱连接。
所述太阳能面板的转向结构,该减速箱包含一齿轮座、一控制装置及一盖体,齿轮座设置在动力座,控制装置设置在齿轮座,盖体与齿轮座盖合,而将控制装置容纳在齿轮座与盖体之间,齿轮座上具有一组第一齿轮组及一组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与蜗杆连接并与马达啮合,第二齿轮组亦与马达啮合,控制装置具一基板、一齿轮、二枢转块及二微动开关,齿轮与二枢转块同轴枢设在基板,且齿轮与齿轮座的第二齿轮组啮合,各枢转块径向成型一凸块,各微动开关具一按压钮,且二微动开关的按压钮分别与二枢转块的凸块相对而设置在基板上,二微动开关又分别与马达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便能以该护盖遮盖该枢转轮,防止该枢转轮在枢转时卷入异物造成意外,且以该动力源驱动该枢转轮枢转,该枢转轮又可连动该支撑件相对该传动座枢转,当设置在该支撑件上的该挡止块随着该支撑件相对该传动座枢转,并受到该传动座的座体的挡块挡止,便能停止该枢转轮的转动,借此可限制该枢转轮在该传动座上枢转的角度,而控制该太阳能面板相对地面的转向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合太阳能面板与定位柱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座体成型挡块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座的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源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速箱的分解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枢转块与微动开关配合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支撑件10
传动座20
座体21 挡块211
动力源22 动力座221
蜗轮222 蜗杆223
减速箱224 齿轮座2241
控制装置2242 盖体2243
第一齿轮组2244 第二齿轮组22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清峰;廖友村,未经詹清峰;廖友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7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板式蓄冷箱
- 下一篇:逆燃、阶梯式炉排全水套燃煤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