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6588.5 | 申请日: | 200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邓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细波 |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R21/013;B60T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60000西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安全系统如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在工作时都较为被动,一般是要撞上去或者是在手动采取措施之后才能生效,这样反应时间较长且被动,或者是造成了一定的后果才能制动,很容易对驾驶员、行人及他们的财产造成安全和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采取措施,控制车速,甚至停车,避免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完全避免或者降低损失,达到最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安全,且可以有效预防疲劳驾驶的汽车安全装置
进一步目的是控制和遏制酒后开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安全装置包括检测探头、检测镜、车载心图像机、智能处理器、速度控制与制动装置。检测探头设置在驾驶员座椅的座垫和靠背上,检测镜设置在汽车内视镜的左侧,检测镜与检测探头通过检测线与车载心图像机连接,车载心图像机与智能处理器之间、智能处理器与速度控制与制动装置之间均通过数据线连接。其中车载心图像机内设有分析处理检测镜与检测探头检测到的信息分析处理模块、将信息转化为智能处理器能识别的数据的信息转化模块;智能处理器内设有可预先输入驾驶员正常情况下的心率、肌肉紧张度及正常情况下的脸形图像、瞳孔大小、眼睛张开度、脑细胞活跃情况作为对照比较的标准信息数据库、比较分析处理模块、下指令给速度控制与制动装置以控制汽车的减速或停车的指令程序模块。
所述车载心图像机通过检测线与一酒精测量仪连接,酒精测量仪设置在挡风玻璃与左车门拐角处相应位置处,智能处理器内设有根据酒精含量数值的大小决定车速的快慢的控制模块、可预先存放驾驶员在正常情况下喝酒量时呼出气体中酒精浓度值作为对照比较的标准信息数据库。
所述车载心图像机设置在驾驶员座椅的后面。
所述检测探头均布在驾驶员座椅的座垫和靠背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先把驾驶员正常情况下的心率、肌肉紧张度输入智能处理器内的标准信息数据库,检测探头检测到驾驶员在路途上的心率、肌肉紧张度,并通过检测线将其传给车载心图像机进行分析、处理,然后车载心电图像机再把其转化为智能处理器识别的数值,智能处理器再把数值与正常情况下的数值对照比较、分析、处理,下指令给速度控制与制动装置,起到减速、停车,有效保护驾驶员和行人的目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人的生理机能、生命体征,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采取措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前2~3秒,人的心率瞬时加快,肌肉急速紧张,通过这一特征,控制车速,甚至停车,以完全避免或者降低损失,达到最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安全,避免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先把驾驶员正常情况下的脸形图像、瞳孔大小、脑细胞活跃情况输入智能处理器内的标准信息数据库,因为长时间驾驶后,驾驶人的脸形走样、瞳孔缩小、视距减短、脑细胞活跃降低,眼睛缩小,根据这一体征,控制车速,甚至停车,因此可以有效预防疲劳驾驶,即在驾驶的过程中检测镜、检测探头能够检测到脸形、瞳孔大小、眼睛张开度、脑细胞的活跃等情况变化,然后传输给车载心图像机,心图像机把信号转变为具体的数值,数值传到智能处理器内分析、对照处理,下指令给速度控制与制动装置,起到减速、停车,有效保护驾驶员和行人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预防疲劳驾驶。
3、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酒后驾车,驾驶人喝酒后,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空气中酒精分子增多、心跳加快,根据这一特征可以控制和遏制酒后开车,即驾驶员喝酒后,酒精测量仪能够实时、准确检测到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酒精含量,经心图像机分析后变为具体的数值,智能处理器根据酒精含量数值的大小决定车速的快慢,有效控制和预防酒后驾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细波,未经邓细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