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回转冲压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6478.9 | 申请日: | 2008-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军 |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康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回转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由电机带动的回转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是工业生产中经常用到的设备,其中有一种为电机带动的回转冲压模具,它主要由凹固板、下模座、传动轴、凹模几部分构成,其中,传动轴为整体式,其定位基准为下模座,凹模设置在传动轴内的上端。这种冲压模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工作不稳定、精度不高、模具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有必要予以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回转冲压模具,它具有运行稳定可靠、产品精度高、模具寿命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凹固板、下模座、传动轴、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分为通过传动杆连接的上下两段,其中,传动轴上段通过一组轴承套和滚柱轴承固定在凹固板中,传动轴下段呈阶梯状,通过另一组轴承套和滚柱轴承安装在下模座内,传动轴下段可相对下模座转动,其内设有收紧圈,凹模位于传动轴上段内,其底部与收紧圈接触。
所述的传动杆与传动轴上段或传动轴下段间隙配合。
所述的收紧圈与传动轴下段间隙配合。
所述的传动轴下段的轴肩处与一平面轴承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传动轴分为由传动杆连接的上下两段,且传动轴上段固定在凹固板内,使定位基准由下模座转移到凹固板,提高了模具刀口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同心度,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另外,传动轴下端的轴肩处设置平面轴承,降低了传动轴的回转阻力,提高了模具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凹固板10、下模座20、凹模30、以及传动轴,传动轴分为通过传动杆33连接的上下两段,传动杆33与传动轴上段31或传动轴下段32间隙配合,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动力源给传动轴下段32施加动力时,因单向受力造成的轴向轻微倾斜问题,从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提高产品质量;二来可以由模具的导向装置对回转机构进行微调,从而提高凹模的回转精度并提高冲压产品的质量。传动轴上段31通过一组轴承套41和滚柱轴承42固定在凹固板10中,传动轴下段32呈阶梯状,通过另一组轴承套43和滚柱轴承44安装在下模座20内,传动轴下段可相对下模座20转动,其内设有由强耐磨材料制成的收紧圈50,该收紧圈50与传动下段的内壁间隙配合,以避免因收紧圈50涨大使传动轴和滚柱轴承的过盈量增大造成传动轴旋转失灵的问题。凹模30位于传动轴上段31内,其底部与收紧圈50接触。
另外,为降低传动轴回转阻力,提高回转机构工作的稳定性,传动轴下段32的轴肩处与一平面轴承60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军,未经周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