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子阀式滤芯排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6315.0 | 申请日: | 200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樟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樟焱 |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2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子 阀式滤芯 排气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子阀式滤芯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已经是普遍使用的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原水箱(也称上桶)、一个或几个滤芯、净水箱(也称下桶)和控制饮水机水斗中水位的浮子阀等,其核心部分是滤芯。
滤芯中的气体能否可靠排出,直接关系到滤芯能否正常运行。
公知技术的滤芯排气结构有:
1.采用排气管向上排气,如中国专利《多功能组合式净水器滤芯》(专利号为200520116399.6)中的排气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排气比较可靠。其缺点是:a.造型方面不太美观,对于家用产品,美观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b.有时在排出的气流中携带水珠或汽泡,由于排气管连通滤芯内腔,有时排气管中甚至泄漏出水中的污染物或者粉末状水处理材料,污染水质。
2.采用包括排气小孔和薄膜形式的排气阻水结构,如中国专利《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专利号为03209867.7)中的排气结构。该排气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单向阀,即允许滤芯中的气体通过排气小孔向上排出,不允许水流通过小孔向下流动,这种排气装置设在滤芯的顶部。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造型比较美观,能将滤芯中的气体排出。其缺点是:排气不可靠,实际上就是薄膜和排气小孔的密封性不可靠。其原因之一是单向阀的密封面迟早会沉积水中的污染物;原因之二是薄膜会老化变形,两者均造成密封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浮子阀式滤芯排气装置。设有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主要用在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上,也可以用在其它类似的净水器上,如台式或立式净水器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子阀式滤芯排气装置,其包括浮子和阀体,阀体上设有直径不大于3毫米的排气小孔,排气小孔正下方的浮子上设有在浮子上浮时能对准排气小孔的凸锥,滤芯顶部壳体上设有向上延伸的短管,阀体与该短管密封连接。
所述的阀体与短管的密封连接,其可以采用固定密封连接,也可以采用滑动密封连接。
对于阀体与短管采用滑动密封连接的情况:可以在阀体上设置可装配密封圈的沟槽,沟槽内设置可与短管的内侧壁进行滑动密封的密封圈;也可以用弹性材料制造阀体,使阀体直接与短管内侧壁实现滑动密封。然后,在阀体的上方设置可对阀体向上运动进行限位的螺母,螺母上设有排气通道,螺母与短管通过螺纹连接。
对于阀体与短管采用固定密封连接的情况:阀体与短管可以采用螺纹进行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粘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以将阀体与短管制成一体式结构,即阀体、短管和滤芯顶部壳体是一个零件,换句话说,阀体和短管是滤芯顶部壳体的一部分。
凸锥和浮子可以分别制成单独的零件,并将凸锥固定装配在浮子上;凸锥和浮子也可以制成一个整体零件。
滤芯运行时,滤芯内部如果存在气体,由于气体的密度低,自然上升到滤芯顶部,而浮子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沉,使凸锥离开排气小孔,于是滤芯中的气体将从排气小孔向上排出。只要滤芯中存在气体,则上述排气过程就自然进行。随着气体的不断排出,滤芯中的水位将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到足够高时,浮子将开始上升,浮子上的凸锥将逐渐靠近排气小孔,最后将排气小孔关闭,这时滤芯中的气体基本排尽,滤芯开始正常运行。
所述的浮子,是指具有在水中能够产生足够浮力的零件。其可以是底部敞口、顶部封闭的壳状零件,可以是表面全封闭的空心零件(例如浮球),也可以是密度极低(明显比水的密度低)的实心零件,或者是采用内部含有很多相互不连通的孔隙的材料制成的实心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其排气阻力小,排气可靠,有利于滤芯正常运行,并且排气装置形状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这里的详细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樟焱,未经黄樟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