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瘫热疗药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5439.7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2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彩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彩燕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F7/08;A61K36/72;A6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瘫 药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患者理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瘫热疗药包。
背景技术:
面瘫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面神经水肿所致的一种面部肌肉麻痹。目前,对于该病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换言之,药物治疗效果不太明显,而采用理疗反而效果较好,且费用低,方便,患者乐于接受。理疗包括牵引、按摩、电疗等,通过这些理疗手段,可以缓解症状,但所需时间较长,患者不太容易坚持,易使病情出现反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在面瘫理疗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面瘫热疗药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用棉布制作一个长为15cm、宽为5cm、厚约2cm的长方形袋子,袋子内下层设置一个由多味中草药制成的长约14cm、宽约4cm、厚约1cm的长方形药物垫,袋子内上层设置一个温热增效垫,用拉链封口,从而形成一个面瘫热疗药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药物垫是由鸡血藤、牛马藤、血风藤等3味中草药组成,每味各为30克,并经烘干粉碎成细末,混合后装入一个长为14cm、宽为4cm的布袋中,封口、压制,密集针线固定,形成一个药物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热增效垫,即为一个长为14cm、宽为4cm、盛水后厚约1cm的扁形热水袋,内灌沸水,热水袋表面温度可达60℃,能维持30—40分钟,待温度降至常温时,再重新换成沸水,再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热疗和药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温热增效垫的热能传递,使药物垫温度升高,促使药物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渗透面部皮肤能力增强,面部血液循环加快,有效地发挥出活血舒筋、通经活络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使用极其方便,只要将药物垫的一面紧贴面部患处,或来回移动,即可。每天使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当药物垫累计使用5小时后,更换袋中药物,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理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药包示意图,药包正面1;
图2为药包长宽尺寸标记图;
图3为药包剖视图,温度增效垫2,药物垫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这种面瘫热疗药包,用棉布制作一个长为15cm、宽为5cm、厚约2cm的长方形袋子,袋子内下层设置一个由多味中草药制成的长约14cm、宽约4cm、厚约1cm的长方形药物垫3,袋子内上层设置一个温热增效垫2,用拉链封口,从而形成一个面瘫热疗药包。药物垫3由鸡血藤、牛马藤、血风藤等3味中草药组成,每味各为30克,并经烘干粉碎成细末,混合后装入一个长为14cm、宽为4cm的布袋中,封口、压制,密集针线固定而形成。温热增效垫2,即为一个长为14cm、宽为4cm、盛水后厚约1cm的扁形热水袋,内灌沸水,热水袋表面温度可达60℃,能维持30—4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彩燕,未经马彩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5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