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25194.8 | 申请日: | 200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58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意·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32 | 分类号: | H01R12/32;H01R43/16;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与电磁干扰(EMI)对于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至关重要,设计者采用多种方法调整导电端子的阻抗值以改进电磁干扰效果。为了调整导电端子的阻抗达到适当值,设计者通常采取改变导电端子周围的绝缘系数的方法。为了改进电磁干扰效果,设计者通常于本体和导电端子外围包覆一导电壳体以降低电磁干扰。此等方式对于电连接器用于外围环境非常重要。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 7052321及US 6758685号所揭露,导电壳体即被采用包覆于本体和端子来增强抗电磁干扰效果。尤其是,所述导电壳体的后壁底部均设有豁口以使端子尾部露出并焊接于对应的PCB板。然而,所述豁口会引起噪声泄漏而影响电磁干扰效果。因此,急需要一种具有改良的导电壳体的电连接器以改善抗电磁干扰效果。此外,中国专利公告第CN 2865042和CN2793964号分别揭示有采用一在其后壁形成有若干成排的槽的本体或采用一隔板用以排列端子尾部。而这些措施主要目的在于如何排列固定端子尾部,并未涉及阻抗匹配问题。因此,如何控制阻抗至需要值便成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型电连接器以克服前述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其具有改良的导电端子,可提供合适的阻抗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及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的导电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的对接部和自所述对接部向下延伸的后壁,所述后壁设有若干沿垂直于所述对接方向延伸的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支腿部,所述支腿部的主体部的宽度比其它部位的要宽,且所述支腿部完全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的对应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较好的阻抗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部分元件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7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8为图6沿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6沿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导电端子3、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2且使所述导电端子3排成一行的隔板4以及装配于所述绝缘本体2和隔板4的导电壳体5,且所述导电壳体5遮蔽所述导电端子3。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绝缘本体2包括对接部20、自所述对接部20的最外边向下向后延伸的一对L型侧壁21、形成于所述一对侧壁21之间且与所述对接部20的后末端相连接的后壁24。所述对接部20包括顶壁201、与所述顶壁201相对的底壁202以及与所述顶壁201、底壁202相连接的一对侧壁203。所述一对侧壁203分别形成有一对锥形导引柱204用来导引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分隔部205形成于所述顶壁201与底壁202之间而将所述对接部20分为一对具有不同侧边尺寸的第一、第二对接区间25、26。每个对接区间25、26分别形成有第一、第二凸块251、261,所述第一、第二凸块251、261分别自所述底壁202延伸形成并使得所述对接区间25、26形成L型第一收容空间252和第二收容空间262。若干第一和第二收容通道253、263凸伸出对应的第一、第二凸块251、261并与对应的第一收容空间252和第二收容空间262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5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