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5091.1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9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谨名;庄英沐;李根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尔发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9/30 | 分类号: | H01Q9/30;H01Q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印刷 电路板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收发器天线,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线收发器且尺寸为通用串行总线宽度内的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无线电频率系统,大多是由两个收发器所组成。这两个可进行无线双向传输的收发器都需要采用天线作为通信媒介,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天线为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板天线。
随着收发器尺寸的缩小,可放置天线的空间亦随之大幅压缩,因此必需使用另一种体积更小、价格更高的芯片天线。图5示出了用于通用串行总线(简称USB)的人机接口设备(Human Interface Device)的芯片天线。此外,上述缩小尺寸的收发器也可应用于遥控器、胎压侦测装置以及无线游戏杆等装置。
由于印刷电路板天线的尺寸较大,过去尚无人尝试制作专用于USB端口宽度以取代芯片天线尺寸(约2.5mm×12mm)的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将印刷电路板天线的尺寸缩小后,将不易维持该天线原有的效率。
图6是用于显示现有技术的印刷电路板天线在USB人机接口设备上的使用。如图所示,该收发器的印刷电路板面积较大,即可供印刷电路板天线布局(layout)的空间较大,因此可以轻易完成印刷电路板天线的设计。此外,上述印刷电路板天线制作简单且成本较低,然而由于尺寸限制,将无法取代芯片天线使用而设置于如第5图所示的尺寸较小之收发器(USB人机接口设备)。
而对于使用芯片天线的收发器而言,由于其面积大幅缩小,因此有利于笔记型计算机使用,携带便利、较不易损坏且方便收藏。然而,相较于通常固有的印刷电路板天线而言,由于芯片天线在使用上需另行购买且产生额外的成本,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下,使用芯片天线所增加的成本将难以为客户所接受。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供使用于体积小的收发器,藉以取代芯片天线的使用,以于节省整体成本同时,亦能维持现有技术的印刷电路板天线的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线传输的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其尺寸设计在有限的USB宽度内(USB连接埠本身的宽约12mm,两个左右相邻的USB连接埠相距约5mm,两个上下相邻的USB连接埠相距约3mm)以取代芯片天线的使用,藉以降低制造成本亦能维持现有技术的印刷电路板天线的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线收发器分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其是在电路板上水平设置的蜿蜒式天线。上述天线的尺寸是位于专用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宽度内,并具有馈入端、接地端以及蜿蜒部。其中,该天线蜿蜒部的线宽与线距约为4至6密耳(mil),且其蜿蜒曲折数约为20至40次。
在实施时,上述天线的馈入端与接地端可置于电路板的同层或不同层。当该馈入端与接地端置于电路板的不同层时,所述馈入端与接地端通过导孔相连接。
结合后续的附图和实施例,可对本实用新型特点与作用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第2图是图1的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第4图是图3的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芯片天线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印刷电路板天线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印刷电路板天线所需要的长度大约为共振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如希望在有限空间内达到所需要的长度,则必须尽量降低线宽与线距,增加蜿蜒曲折的次数。而由于线宽与线距受到印刷电路板板厂的蚀刻限制,所以本实用新型依据倒F天线的概念,利用接地回馈的电感性与电容性做出类似匹配电路的效果,用以调整频率并且增加频宽。换言之,即以平面倒F天线为基础,佐以降低线宽、增加蜿蜒曲折数的天线概念,根据f×λ=c,(其中f为操作频率,λ为此频率波长,c为光速,1为天线所需长度),而于2.5mm×12mm的微小尺寸中完成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的设计,供专用于USB连接埠,藉以将其应用于无线传输的传输媒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尔发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加尔发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50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插座
- 下一篇:一种制造干电池碳饼用的冲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