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日光温室的蓄热式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4800.4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增产;杨仁全;卜云龙;张栋;刘水丽;田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E04D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94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日光温室 蓄热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蓄热式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都市型农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大型智能化温室等农业设施快速发展起来,但传统的日光温室由于造价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还是被广大农业应用者所接收。由于在南方及北方大部分地区日光温室内一般不采取辅助加热系统,冬季时节的夜间日光温室内温度普遍偏低,影响了植物生长,从而限制了日光温室的使用时间,降低了日光温室利用率,阻碍了日光温室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蓄热式墙体,利用其可以将白天光照的热量储存起来,到晚上在释放出来,以尽可能的保持室内温度的平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蓄热式墙体,包括墙本体,所述的墙本体由相变材料块体与墙砖体混砌构筑而成。
所述的相变材料块体可以内置于墙砖体中;亦可以被包裹于内层中。
所述的相变材料块体为石墨或石蜡块体。
本实用新型用于日光温室的蓄热式墙体一般用于构筑日光温室的后墙,亦可在其他领域里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大提高日光温室内冬季夜间温度、无运行费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能,在不消耗能源的前提下,可在冬季夜晚有效的提高温室的温度,从而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化、高产化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日光温室的蓄热式墙体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单块砖体结构示意图(主剖视)
图2b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单块砖体结构示意图(俯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日光温室的蓄热式墙体墙本体墙本体1由相变材料块体101与墙砖体102混砌构筑而成。
如图2a、图2b所示,所述的相变材料块体101可以内置于墙砖体102中,其可以均匀分布,亦可不规则分布。
如图3所示,所述的相变材料块体101亦可以做成单体砖形状,被包裹于墙砖体102的内层中,及四周围均被墙砖体102层包围。
本实用新型在日光温室后墙内添加相变材料块或制成砖块形式与墙体砖混合砌筑,通过相变材料相位的变化,达到将白天的太阳能储存起来在夜间释放到日光温室内的目的。
所述的相变材料块体为石墨或石蜡块体。白天固态石墨或石蜡等相变材料通过吸收太阳能热量变成液态石墨或石蜡,同时可降低日光温室内白天温度;夜间温度降低到石墨或石蜡等相变材料的凝固点,石墨或石蜡等相变材料由液态转变固态,同时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夜间加热日光温室内温度。
冬季白天时,太阳照射日光温室,室内温度升高,日光温室后墙内的固态石墨或石蜡块等相变材料吸收太阳能,当室内温度达到日光温室后墙内石墨或石蜡等相变材料1液化温度时,石墨或石蜡等相变材料101变成液态石墨或石蜡。同时可以降低白天日光温室室内温度。夜间室内温度开始降低,但室内温度降低到液态石墨或石蜡固化温度时,液态石墨或石蜡开始固化,同时向日光温室内释放热量,提高日光温室内温度,同时液态石墨或石蜡变成固态石墨或石蜡。这样石墨或石蜡等相变材料完成一个固态-液态-固态转换周期,同时完成一次热量转移和延时释放。
本实用新型亦可对采用的石墨或石蜡等相变材料加以改进,如由碳数为16-20的石蜡、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和无机填料混合制成石蜡相变材料。组成不同,其相变温度也不一样。根据南方及北方大地区各个地方具体温度的不同,相变温度一般控制在17℃~25℃之间,可将室温保持在18-20℃之间。
相变材料加入日光温室后墙内,很好的解决了日光温室冬季采暖运行费用高,室内温度偏低等问题,同时有效降低了夏季白天日光温室。
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锚具密封结构
- 下一篇:软土地基利用塑料排水板复合负压井点管固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