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压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24446.5 | 申请日: | 2008-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7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毋焱;邓勇;张绍贵;张可欣;吴军胜;杨月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埃德尔澳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杜澄心 | 
| 地址: | 100086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压力 管道 泄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压力管道测漏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淡水资源的贫乏和高昂的制水成本,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供水节水的管理工作。很早就开展了漏损控制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重视程度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势,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英国的管网漏失率为18.69%,美国为8%以下,日本10%以下,法国9.5%,德国4.9%,其漏失率远低于亚洲国家。中国尤其是水资源匮乏的大国,但漏失率却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研制区域漏水自动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还没有同类技术出现,国外的同类技术难于满足全面监测区域漏水的状况。国外的产品存在的主要缺陷有:通讯距离短,监测范围小,定位精度低,只有无线通讯手段,需要操作人员经常去现场收集数据,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压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以解决传统的检测方式存在的检测装置通讯距离短、监测范围小、定位精度低和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方案包括:
主机,通过与其连接的GPRS终端与监测终端进行双向数据通讯,对监测终端进行设置和数据上传的计算机;
若干巡检仪,由液晶模块、键盘、在现场实现与监测终端进行双向数据通讯的射频模块、数据读取接口模块和存贮卡及单片机组成;
若干监测终端,该监测终端包括由依次连接的噪声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和程控滤波电路组成的噪声监测电路;由温度传感器组成的温度监测电路;由单片机组成的监测信号处理电路;由射频模块、GPRS模块组成的通讯电路以及电源模块和电池;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程控滤波电路、温度监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控制端与程控放大电路的信号放大控制端及程控滤波电路的滤波控制端连接,所述射频模块、GPRS模块与单片机的数据输出、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组成的区域漏水监测系统可以第一时间监测到管道的泄漏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由于监测系统的高度自动化,不仅大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节水效能十分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成的区域漏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监测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巡检仪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机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微弱信号采集、信号滤波与放大、模拟量的A/D转换、数据处理、无线电通讯和移动通讯等技术。
本实用新型结构参见图1,区域漏水自动监测系统由主机、若干巡检仪和若干个监测终端探头组成,实际使用过程中,系统可大可小,不受地域限制。主机结构参见图4,由计算机和GPRS终端组成,通过GPRS终端,主机可以和监测终端进行数据通讯,对监测终端的进行必要的设置,将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采集到主机,供分析处理之用。巡检仪结构参见图3,由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液晶模块及外围电路组成。监测终端探头参见图2,包括探测有用信息的压电陶瓷换能器、前置信号放大电路、程控放大电路、程控滤波电路、单片机、GPRS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及外围电路组成。
工作方式为:监测终端探头分布于地下管线的的表(阀门)井中,其压电陶瓷传感器采集管道微弱的漏水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初级放大、程控放大电路再放大到合适的电平,经过程控滤波,滤除干扰后,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其转化为数字量存储于其内置的存储器中。监测终端探头有两种工作方式来送出数据,一种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数据送给在路面巡检的巡检仪,巡检仪回室内后,再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终端(主机)。另一种方式是通过GPRS模块,将数据直接发给计算机终端(主机)。主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从而得出监测区域的泄漏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单元具体介绍如下:
1、监测终端由MPU、噪声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程控放大电路、程控滤波、温度传感器、射频模块、GPRS模块、电源模块及电池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埃德尔澳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埃德尔澳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