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电压传感器传感头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4363.6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7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焕;蒋丙魁;张开国;田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四方博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24 | 分类号: | G01R15/24;G01R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鸿维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电压 传感器 传感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电压传感器传感头(以下简称电压传感头)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采用Pockels线性电光效应原理的光纤电压传感领域中电压传感头(BGO晶体等)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Pockels电光效应原理的电压传感器传感头现有的固定结构,多用整体浇灌方式,该方式成本高,且一次成型后无法拆卸,致使运行过程的定期检验中不能对传感头进行维护,出现问题时只能整体更换,造成极大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电压传感头固定装置,充分考虑了电压传感头的固定要求,摒弃了现有整体浇灌封装的方式,具有性能可靠、环保、安装简便、成本低、可拆卸、可维护等特点,且由于其中零件的尺寸灵活可控,使工程方案更加灵活。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压传感器传感头固定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可维护的电压传感器传感头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纤电压传感器传感头固定装置,包括多个支架3、比支架3数量少1个的多个传感器支架4、上固定座2、下固定座5、外层屏蔽管6、上电极1、下电极7。所述多个支架3与多个传感器支架4交错插接成一个连接体,交错插接后的连接体两端均为支架3,该连接体的上端支架3插入上固定座2,下端支架3插入下固定座5;
所述多个支架3与多个传感器支架4交错插接后的连接体套入外层屏蔽管6中;
所述外层屏蔽管6由下固定座5支撑,下固定座5插入下电极7的内孔中,上固定座2卡在上电极1的内壁上沿,整体结构通过上电极1悬挂、下电极7限位,所述传感器传感头卡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架4内。
所述多个支架3与多个传感器支架4交错插接成的连接体的最上端支架3与上固定座2之间、最下端支架3与下固定座5之间、各支架3与相邻的传感器支架4之间通过插接方式进行固定。
支架3两端环形壁内侧具有插接需要的环形槽,具有辐射状翅片,电压传感器传感头两端的光纤敷设在支架3的翅片间,支架3的长度可根据具体需要而改变。
传感器支架4两端具有插接需要的圆周排布的点状凸起,点状凸起外围略大于支架3两端环形槽的内径,中间根据光纤电压传感器传感头的封装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结构形式卡装。当传感头采用圆柱形封装时,则将传感器支架4的中间做成可以卡住圆柱形传感头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电压传感器传感头固定装置中,上固定座2、支架3、传感器支架4、下固定座5通过插接安装,安装方便、灵活;支架3长度可调保证了传感器支架4内安装的传感器位置精确;支架3具有的翅片结构与外层屏蔽管6一起可保证传感器布放的直线度,且翅片间的空间可用于光纤敷设;整体上端悬挂,下端轴向浮动,从而克服温度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确保传感器检测电场强度的精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纤电压传感头固定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2是光纤电压传感头固定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图2中上固定座2处连接的详细视图;
图5是图2中支架3与传感器支架4插接处的详细视图;
图6是图2中下固定座5处连接的详细视图;
图7是图3中剖面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压传感头固定装置的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光纤电压传感器头固定装置分解示意图,从上往下分别为上电极1、上固定座2、支架3、传感器支架4、外屏蔽管6、下固定座5、下电极7,待测电压通过上电极1、下电极7引入形成电场,根据Pockels线性电光效应,固定在传感器支架4中间的若干个电压传感头(BGO晶体等)在纵向电场(电场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一致)作用下会改变其各向异性性质,产生附加的双折射效应。因此测量通过电压传感头的光线相位角的变化即可以得出该点的场强,之后通过综合计算所有场强的数据即可得到上电极1、下电极7的电压。
如图2所示为光纤电压传感头固定装置的剖面图,组装过程如下:先将多个特定长度的支架3和相应数量的传感器支架4交错插接,支架3两端环形壁内侧具有插接需要的环形槽,具有辐射状翅片,传感器支架4两端具有插接需要的圆周排布的点状凸起,点状凸起外围略大于支架3两端环形槽的内径(图5所示),其中支架3比传感器支架4数量多1以保证组装后上下两端都为支架3,特定长度的支架3与相应数量的传感器支架4交错插接可以保证下面步骤中安装的电压传感头(BGO晶体等)在上电极1、下电极7形成的电场中的位置精确,从而保证测量精度,上端的支架3上面插入上固定座2(图4所示),此时将设计数量的电压传感头(BGO晶体等)卡入传感器支架4的中间对称弧内(图7所示),电压传感头两端的光纤敷设在支架3的翅片间,将外层屏蔽管6从下端的支架3套入,之后把下固定座5插入下端支架3中(图6所示),下固定座5的肋板结构可以很好的卡住外屏蔽管6的下沿,如此组装后形成的连接体整体从上电极1的内孔中穿过,下固定座5插入下电极7的内孔中,上固定座2卡在上电极1内壁上沿。如此便形成了上端悬挂、下端轴向浮动的结构,从而克服温度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确保传感器检测电场强度的精度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四方博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四方博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