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虹吸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4042.6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7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政;王学文;李世军;陈星云;张惠丰;赵中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 明;任晓航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虹吸 装置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管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虹吸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特别是在调节池至酸化水解池工艺过程中,潜污泵是主要提升设备。污水提升之后,调节池水位低于酸化水解池,一旦潜污泵停机即造成虹吸倒流,为了防止虹吸和观测潜污泵的工作状态,通常要在酸化水解池中设置专门的布水装置,水头置于布水总管的上部。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安装复杂,而且布水装置的总管管径过大造成水力冲力过小,不利于酸化池中污泥的搅拌作用,并易引污泥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虹吸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当该污水处理设备工作时,能够同时具有防虹吸和潜污泵工作状态指示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防虹吸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酸化水解池,在调节池和酸化水解池之间设有提升主管道,提升主管道上设有潜污泵,其特征在于:在提升主管道顶部位置设有带支管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两端为管道接口,分别与管道相连,支管位于密封装置的上端并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所述的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再进一步,控制阀门的位置在距离支管顶端1/4-1/2处。
进一步,所述的带支管的密封装置,其形状为正长方体,正方体或者椭圆体。
进一步,所述的支管内径与密封装置最长内径之比为1∶1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虹吸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当潜污泵工作时,支管会喷出少量污水,用于指示潜污泵正处于工作状态;当潜污泵停机时,支管吸进空气,破坏负压,使主管道内外气压达到平衡,可以防止虹吸的发生,从而使污水处理设备功能更好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防虹吸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带有支管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防虹吸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调节池5、酸化水解池6,在调节池5和酸化水解池6之间设有提升主管道,提升主管道上设有潜污泵7,其中在提升主管道顶部位置安装有防虹吸装置8。
防虹吸装置包括一个带支管2的长方体密封装置1,支管2位于长方体密封装置1的上端并与外界相通,在距离支管2顶端1/4处安装有控制阀门3,长方体密封装置的两端为管道接口4,分别与管道相连。带支管和控制阀门的长方体密封装置即防虹吸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长方体密封装置还可以为正方体或者椭圆体等其它形状;支管2的内径与密封装置最长内径之比为1∶10-1∶5。
当上述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当潜污泵工作时,提升主管道内有压力,在水压的作用下,支管2会喷出少量污水,用于指示潜污泵正处于工作状态中,可以提醒用户注意潜污泵的工作状态;当潜污泵停机时,在污水回流作用下,提升主管道内部产生负压,由于支管2与外界相通,因此,此时支管2吸进空气,破坏负压,使提升主管道的内外气压达到平衡,从而可以防止虹吸的发生;同时可通过调整支管2上的控制阀门,用于控制支管的出水流速和进气流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落锤试样焊道的焊制冷却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池端子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