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4029.0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6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怀东;刘玲花;刘来胜;程东升;吴佳鹏;李文奇;吴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来胜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100038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城市集中式饮水处理技术上发展快速,城市饮用水基本上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而农村分散式饮水处理技术却一直被忽视。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饮用水的净化装置,但是,这些饮用水净化装置通常需要专门的消毒设施,以去除水源中的细菌、病毒、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成本相对较高,不适用于农村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装置,不需专门的消毒设施便可简单、有效地实现待净化的水的净化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装置,包括:
滤水桶,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至少一层滤料层,位于所述滤水桶中;以及
附着在顶层滤料层上表面的微生物粘膜;
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微生物粘膜的上方,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滤料层的下方。
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多层所述滤料层。
沿水流方向不同所述滤料层中的滤料的粒径由细到粗排列。
不同层滤料层中采用不同类型的滤料。
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
用于均匀布水的布水器,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微生物粘膜之间。
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
带有用于控制水流量的第一阀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一阀门为电磁阀或水龙头。
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
带有用于控制水流量的第二阀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的高度小于所示进水口的高度。
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
用于防止所述滤料层中的滤料堵塞所述排水管的承托层,位于所述滤料层的下方,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承托层中。
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
顶盖,位于所述滤水桶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形成于顶层滤料层上表面的微生物粘膜,对待净化的水进行消毒和过滤,不需要专门的消毒设施,操作方便,对细菌、病毒、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同时,结合滤料层进一步对待净化的水进行物理吸附过滤,以提高净化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运行成本低,适用于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装置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净水装置包括:
滤水桶1,具有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
至少一层滤料层2,位于所述滤水桶1中;以及
附着在顶层滤料层2上表面的微生物粘膜3;
所述进水口11位于所述微生物粘膜3的上方,所述排水口12位于所述滤料层2的下方。
上述滤水桶1的形状不限,通常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所述进水口11位于所述滤水桶1的上端,所述排水口12位于所述滤水桶1的下端;在净化过程中,待净化的水通过所述进水口11进入所述滤水桶1,经所述微生物粘膜3的消毒和生物化学作用,以及所述滤料层2的物理吸附过滤后,从所述排水口12排出。
在进入所述滤料桶1的水流的速度较慢的情况下,所述滤料层2所吸附的水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因此,在所述滤料层2的表面存在了大量的微生物群,所述微生物群附着在所述滤料层2表面上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即可形成稳定成熟的微生物粘膜3。
所述微生物粘膜3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该些微生物群可以有效吞噬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并可以利用自身代谢过程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反应去除水中的氨氮,还可以截留水中的悬浮杂质,对待净化的水起到有效消毒和过滤的作用。
经过所述微生物粘膜3消毒处理后的水,可经所述滤料层2进一步物理吸附过滤,以降低水的浊度,提高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来胜,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来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4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轮多绳金刚石串珠锯
- 下一篇:上进风多喷嘴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