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龙门架吊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23877.X | 申请日: | 2008-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方之满;许彦旭;张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8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龙门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建施工的工程设备,尤其涉及对重型材料的短距离运输及安装的移动式龙门架吊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重量在1t以上的重型石材或其他材料铺装施工方面,采用的一般只有吊车、叉车施工及运输,且吊装的设备一般采用钢丝绳、尼龙带。一是占用施工场地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叉车体积小,吊车一般需要占用15m2的面积,叉车需要运输通道,在起吊及运输过程中有安全隐患;尼龙带、钢绞线起吊,使用次数过多,容易引起尼龙带、钢绞线断裂,造成危险。二是施工成本高,都需要一定的台班费需要消耗石油。三是容易造成污染,施工时机械容易漏油,给铺装材料造成污染。四是施工效率低,施工误差大;施工时机械左右摆动幅度大,不易控制,造成误差大,且调整时间长效率低;施工就位后,尼龙带、钢绞线不便于从石材底部抽出,且容易拉动石材,影响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巨型材料铺装及运输的移动式龙门架吊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龙门架吊篮,包括移动式龙门吊、吊篮,所述龙门吊包括立柱、横梁、底梁及撑杆、葫芦,底梁中部与立柱下端之间、立柱的上端与横梁两端分别通过M16螺栓及5mm焊接钢板固定连接,立柱与底梁之间分别连接有撑杆,撑杆与立柱及底梁也通过M16螺栓及5mm焊接钢板固定连接,横梁中部安装有葫芦,葫芦的挂钩与吊篮连接,所述的底梁上安装有橡胶轮。
进一步改进如下:
龙门吊的立柱、横梁采用工字钢或H型钢,底梁采用槽钢,撑杆采用φ80焊管。
横梁中部安装的葫芦为电动葫芦或手动葫芦。
所述橡胶轮优选为φ30cm。
所述的吊篮包括骨架、支架及两侧钢管,骨架及支架采用40方钢围焊连接,骨架左右两端为φ40钢管,其内装有φ20钢筋轴,钢筋轴两端焊接有4根φ20钢筋制成的可转动挂脚,挂脚下端焊接有角铁,吊篮的骨架上还焊接有4个吊环,吊环通过钢丝绳与葫芦的挂钩连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在地面通过人工灵活的移动龙门吊,龙门吊上安装电动葫芦或手动葫芦,葫芦起重视材料重量而定,葫芦起到提升石材作用,可以上下移动、左右移动,便于调整石材的位置。为便于起吊巨型铺装材料,用方钢和钢筋焊接的吊篮,通过吊篮上的吊环栓上钢丝绳与挂在葫芦挂钩上,龙门吊上的两侧为可转动钢筋挂脚,用挂脚钩住石材四个角。移动式龙门架吊篮挂脚钩住材料,拉动葫芦,提升吊篮至一定的高度,移动龙门吊至垫好砂浆的铺装位置,操作葫芦左右移动,拉动葫芦挂钩,使石材就位。石材就位后如果有偏差,还可以使用移动式龙门架吊篮提升石材重新调整。本发明效果是:
1、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一套配置,费用总计为4000元左右。
2、占用面积、空间小。由于采用钢结构连接成的门式结构,不需要占用多少空间及面积。
3、移动灵活、重型轻,使用人工移动即可。设备重量约250kg左右,加材料一起1.6t,6个力工可随意推动设备。
4、方便材料就位,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安装精度高。吊篮四个活动挂脚,起吊、兜装材料一挂在材料底部即可;采用人工移动就可确定其前后定位,拉动葫芦即可调整材料的左右位置,就位时,人工拉动调整微调材料就可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人工推动移动式龙门架吊篮至石材存放处示意图;
图2是转动龙门架吊篮的吊脚,钩住石材示意图;
图3是拉动葫芦将石材提升一定距离,人工推动龙门架示意图;
图4是人工推动至铺装砂浆层位置,准确定位示意图;
图5是拉动葫芦,将石材放置于砂浆层上示意图;
图6是转动吊篮上的吊脚,推走龙门吊示意图;
图7是是人工推动移动式龙门架吊篮至石材存放处正面构造图;
图8是龙门吊侧面构造图;
图9是吊篮顶面构造图;
图10是吊篮正立面面构造图;
图11是吊篮侧立面面构造图。
其中:移动式龙门吊1、葫芦2、吊篮3、挂脚4、钢丝绳5、横梁6、立柱7、底梁8、撑杆9、橡胶轮10、M16螺栓及5mm钢板11、吊环12、钢管13、骨架14、支架15、挂脚16、钢筋轴17、角铁1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安全救生通风管
- 下一篇:一种地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