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镗削壳体刀杆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3346.0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2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9/02 | 分类号: | B23B29/02;B23B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2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道***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车床或镗床上镗削阶台深孔的镗削壳体刀杆。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在加工内阶台孔类工件时,两端的短阶台孔,使用刀杆短、刚性好的刀具,比较容易加工;但是在加工中间的长孔时,由于悬臂刀的刀杆长、刚性差,在车削时易产生振动,加工得到的内孔表面粗糙度极差,精加工困难,耗时长,且很难达到加工标准,影响加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膛刀加工内长孔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镗削阶台深孔的镗削壳体刀杆,其特征在于,在刀杆3的两端分别套有前支承套1和后支承套6,在两个支承套中间部分的刀杆3上安装膛刀4,并用压力螺钉5进行固定;刀杆3后端用刀垫调整高低并固定在车床方刀台7上。
所述刀杆3与前支承套1和后支承套6间为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刀杆的刚性,防止刀杆在切削过程中的振动,保证了中间孔和两端孔的位置精度,工件表面粗糙度好,操作简单,效率高,解决了传统镗孔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前支套;2-工件;3-刀杆;4-膛刀;5-压力螺钉;6-后支套;7-方刀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镗削壳体刀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结构示意图。进行工件加工时,先车好工件2两端的内孔,以便安装以这两孔定位的前支承套1和后支承套6,把镗削工件2中间的长孔,做一单一工序完成。
在镗削工件中间长孔时,先将前支承套1装入工件左端的内孔中,再把工件安装在车床上,把镗刀4伸出刀杆3外的长度调整好,并用压力螺钉5固定,后支承套6连同刀杆3一起装入工件右端的内孔中,刀杆3后端用刀垫调整高度并固定在车床方刀台7上,刀杆3与前支承套1和后支承套6间为滑动配合。
开动车床使工件2旋转,开始纵向走刀进行切削,直到走刀到工件孔深度为止;当工件车完后,反向移动刀杆3,镗刀4带动后支承套6一起退出工件孔外,完成工件加工。
使用所述装置对内径D=φ83mm,长度L=750mm的内孔进行镗削加工,中间孔和两端孔的位置精度及工件表面粗糙度均满足加工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加热体散热的节能电烙铁
- 下一篇:轧辊车床的进给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