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热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3062.1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勇;王振杰;翟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32 | 分类号: | F24J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253000山东省德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热管 太阳能 空气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集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热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有真空管内插管式和真空管U型管式。以上类型集热器均具有内部空气流动阻力大的缺点,造成系统中的风机功耗较大。专利号200520065009.7中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这种集热器使用了热管作为传递热量的元件,但是热管的蒸发端仅仅放入了主流道内,由于热管的直径一般为8mm~10mm,所以热管冷凝端和空气的换热面积很小,会导致系统的集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启动速度快、集热效率高、系统压力损失小、热管可以方便拆卸的热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热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包括热管,所述的热管一端为热管蒸发端,另一端为热管冷凝端,所述的热管蒸发端上连接有管状翅片,所述的热管冷凝端活动连接在金属管上,所述的金属管上设有片状翅片。
所述的热管蒸发端套接在金属管上。
所述的片状翅片的排列方向和风向是垂直的。
所述的片状翅片为10~20片,所述的金属管垂直穿过多个片状翅片的中心孔,所述的金属管和多个片状翅片通过焊接或者金属管的涨管实现两者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热管蒸发端和热管蒸发端上设有翅片,均是强化空气换热的措施。风机和主风道连接,风从风道中通过,和热管冷凝端翅片充分接触并强制循环,从而加强了换热。又由于热管冷凝端翅片排列的方向和风向的方向是垂直的,风在翅片的间隙中穿过,所以风的压力损失较小。本实用新型具有热启动速度快、集热效率高、系统压力损失小、热管可以方便拆卸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热管蒸发端在真空管内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I处放大图。
图中:1外壳,2保温材料,3风道,4片状翅片,5热管,6真空管,7管状翅片,8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一种可拆卸热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包括热管5,热管一端为热管蒸发端,另一端为热管冷凝端,热管蒸发端上连接有管状翅片7,热管冷凝端套接在金属管8上,金属管8上设有片状翅片4,片状翅片4可设置10~20片,金属管8及其片状翅片4设置在风道3内,片状翅片4的排列方向和风向是垂直的,风道3周围为保温材料2,在保温材料2外有外壳1作为保护层,保温材料厚度在40mm~60mm,材料选用导热系数较小并且有一定耐温的材料;
参见图2,热管及其热管蒸发端的管状翅片7设置在真空管6的管内。
参见图1、图3,片状翅片4可设置10~20片,并在片状翅片4长度方向中线上冲孔翻边;在孔内垂直穿入金属管8,金属管8和多片片状翅片4通过焊接或者金属管8的涨管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热管5穿入金属管8内部,实现了金属管8和热管5的热量顺利传递,热管5和金属管8为小间隙配合,热管5可以从金属管8内抽出,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片状翅片4和金属管8可以用金属材料制作,例如铜或者铝。
本实用新型利用热管将真空管所转化的太阳能辐射的热量传递到热管冷凝端,并在热管冷凝端通过金属翅片将热量传递给流动的空气,以加热风道内的空气。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