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坚果破壳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2871.0 | 申请日: | 200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0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丰 |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卫华 |
| 地址: | 10007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坚果 破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壳器,尤指一种破碎大型坚果的破壳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具有坚硬外壳的坚果时,通常都会使用牙咬或锤敲击的方式将其外壳破碎,但是,这种做法既费力又不安全,且很难得到完整的果仁。对于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已在自己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破碎坚果壳取仁器”(专利号:ZL 200720005176.1)中提出了一种方便破碎坚果果壳的取仁器,该取仁器主要包括一端带有旋柄的螺纹杆和带有螺纹孔的框体,螺纹杆通过与螺纹孔的旋合而与框体相连接,框体为工字形横截面的框体,框体内侧面上设有一凸台,该凸台与框体上的螺纹孔相对,框体与凸台为一体成型,螺纹杆和旋柄为一体成型,螺纹杆旋入框体的一端和凸台的端部各设有一圆锥形盲孔。该取仁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可根据需要对各种坚果果壳进行破碎,但是,经过实际使用可以看到它存在如下缺点:1、该取仁器由塑料材质制成,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较大,使用寿命短;2、对于破碎像澳洲坚果这类的大型坚果而言,该取仁器的破碎效果较差,费时费力;3、使用该取仁器进行破碎的过程中,果皮和果仁四处飞溅,很容易造成眼睛等部位的伤害,且污染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坚果破壳器,该大坚果破壳器能对大型坚果的果皮进行破碎,破碎后得到的果仁完整,省时省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方案:
一种大坚果破壳器,它包括一端带有旋柄的螺纹杆和带有螺纹孔的框体,该螺纹杆通过与螺纹孔的旋合而与框体相连接,该框体的横截面为工字形,其特征在于:该螺纹杆旋入框体的一端设有一上镶件,该框体内侧面上设有一凸台状的下镶件,该下镶件与该框体上的螺纹孔相对,该上镶件和下镶件的端部均设有一圆锥形盲孔。
与所述下镶件相接的框体内外侧边之间设有加强筋。
所述上镶件和下镶件为硬质材料制成。具体地说,所述上镶件和下镶件为陶瓷或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下镶件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条棱,该三个条棱的锐利部分朝上。
所述框体上卡设有一透明罩。例如,所述透明罩以卡扣方式连接于所述框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于破碎坚果的上下镶件,由于该上下镶件均由硬质材料制成,故本实用新型的破碎力度大、破碎效果好,适用于破碎像澳洲坚果这类的大型硬坚果,且器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并且,下镶件上设有的条棱结构可使得大型硬坚果更容易被破碎,降低了果皮的冲击,更省力、更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明罩具有两种功能:1)防止碎屑飞溅,很好地避免了飞溅的碎屑对眼睛等部位造成伤害,且保护了环境清洁;2)盛接果壳果仁,方便食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破碎能力强、效果好,特别适用于破碎澳洲坚果类的大型硬坚果,使用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果仁通常完整无损、卫生,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纹杆上的上镶件的剖视图;
图3是框体上的下镶件的结构图;
图4是下镶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下镶件的立体图;
图7是透明罩卡扣于框体上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大坚果破壳器包括一端带有旋柄30的螺纹杆20和带有螺纹孔11的框体10,该螺纹杆20通过与螺纹孔11的旋合而与框体10相连接。该框体10的横截面为工字形。该螺纹杆20旋入框体10的一端设有一上镶件40,该框体10内侧面上设有一凸台状的下镶件50,该下镶件50与该框体10上的螺纹孔11相对。如图2所示,该上镶件40的端部设有一圆锥形盲孔42。如图4所示,该下镶件50的端部设有一圆锥形盲孔51。当螺纹杆20旋入框体10内时,圆锥形盲孔42与圆锥形盲孔51正好相对。
螺纹杆20和螺纹孔11的螺纹牙型可为梯形、矩形或锯齿形中的任一种形状。当螺纹有些磨损后,螺纹杆20不会脱离框体10,还可与框体10很好地连接,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延长了。
与下镶件50相接的框体10的内外侧边之间可设有加强筋12,以增强下镶件50的承载能力。
上镶件40和下镶件50为硬质材料制成,例如陶瓷、金属(如铸铁或铸铝)等。除了上镶件40和下镶件50外,其它部分均为塑料材质制成。其中,上镶件40通过镶嵌部41(如图2)而与螺纹杆20相连。下镶件50通过框体10上的镶嵌部(图中未示出)而与框体10相连。螺纹杆20与旋柄30为一体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丰,未经杨文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模机工作台翻转机构
- 下一篇:自行车多功能附挂座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