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石压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2791.5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19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科达石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B28B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曲 鹏 |
地址: | 528313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石 压板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石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人造石压板设备。
背景技术
人造石是以花岗石粉粒和硬化树脂为主要原料,在铸模里经凝固而成型的一种人造建筑装饰材料,由于具有废物利用、加工实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人造石压板设备通过称量、搅拌、布料和压制成型等几大步骤将人造石压制成板。生产过程中,人造石压板设备的压头在激振器带动下高频振动,石材原料在真空状态下通过高频振荡的压头压制成型,在此生产过程中,保证石料在模框内振荡时能均匀分布、且模框内气体能有效排出是人造石压板设备的关键。
图6为现有技术人造石压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图。如图6和图7所示,人造石压板设备的主体结构包括机体1、压头2和激振器3,其中压头2设置在机体1的内框内,对石材原料进行压制,激振器3设置在压头2上,激振器3产生高频振荡,带动压头上下运动,使压头2与机体1之间产生相对错动,使压制的人造石板密实,机体1的内框与压头2的外侧之间设置密封组件8。由此可见,保证在高频振荡时压头2与机体1之间的真空密封是避免人造石板产生气泡的关键。目前,现有技术的密封组件8通常采用多组合密封、密封槽向内开设以及大面积橡胶板作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密封件安装在压头2与机体1之间的接触面上,通过密封二者间的间隙来实现其密封。实际生产表明,现有技术这种密封装置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1)由于密封件设置在密封槽内,而密封槽是向内开设的,该结构使压头和机体的接触表面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2)由于密封组件中密封件的预变形是不可控的,工作时密封件一直处于频繁的磨损状态,密封件的使用寿命较短,而频繁更换密封件既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也影响生产效率;
(3)现有技术上述结构加工精度要求高、安装复杂,难以获得人造石压板设备所需的高可靠、高密闭的真空腔,同时密封件的升展距离直接影响压头的升降行程,压制多规格厚度板材时更换密封件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石压板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等特点,可以有效形成高密封的真空密闭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造石压板设备,包括机座、机体和压头,所述机体与机座之间、机体与压头之间分别设置了能将所述机座、机体和压头之间有效地形成一个真空密闭腔的上密封装置和下密封装置。
所述上密封装置包括上密封条,所述上密封条为橡胶或塑胶类的弹性变形体。所述上密封条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上密封条可以为实心密封条或空心密封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上密封条与压头外周表面之间设置有宽度为0.05mm~100mm的间隙,所述压头外周表面是指压头被机体框围住的表面。所述上密封条与机体内周表面之间设置有宽度为0.05mm~100mm的间隙,所述机体内周表面是指机体框围住压头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造石压板设备,一方面在机体和压头之间设置间隙,另一方面在机体与压头之间设置形成吸力封闭的上密封装置、在机座与机体之间设置形成压力密封的下密封装置,将机座、机体和压头之间有效地形成一个真空密闭腔。与现有技术采用多组合密封、密封槽向内开设以及大面积橡胶板作密封件的结构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体上开设开口向上且敞开式的上密封槽、开口向下且敞开式的下密封槽,具有开槽方式简单、加工精度易控制且加工费用低等优点,同时使本实用新型人造石压板设备结构简捷,拆装与更换部件简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变形量可以控制的弹性密封条,具有补偿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敞开式的上密封槽同时具有易于润滑、清洁保养等优点,不仅延长了密封条的使用寿命,而且能让机体与压头相互自由运动,能适应多规格大小及厚度的压制模具更换。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造石压板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上密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上密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上密封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科达石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科达石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