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力管道大推力固定支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2569.5 | 申请日: | 2008-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冯继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雅军;高云瑞 |
| 地址: | 100032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管道 推力 固定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力管道固定支座,特别是指适用于大管径、大推力的热力管道大推力固定支座。
背景技术
热力管道运行时会因供热介质温度的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为了有效地控制管道的位移,需要在管道上设置固定支座。固定支座是焊接在管道上的一组卡板,卡板与承力结构贴实,管道通过固定支座能够将作用力传递给承力结构,保证管道与承力结构之间没有相对位移。
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热力网的规模日益扩大。因此要求管道的管径增大、供热介质的温度和压力提高。对于高温、高压、大管径管道,固定支座处管道承受的作用力很大,采用常规形式的固定支座不能满足管道强度要求。
常规的热力管道供热参数较低、管径较小,固定支座的推力较小。常规固定支座的形式见图1、图2。采用常规形式的固定支座,当固定支座的推力较大时,会超过管道的承受能力造成破坏。因此,常规形式的固定支座不可能承受过大的作用力,不适用于高温、高压、大管径管道推力较大的固定支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管道大推力固定支座,其结构形式能保证管道在承受大的作用力时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两个结构相同的轮型支架组成,每个轮型支架均由均力板、筋板、支撑板构成,均力板与支撑板均为圆环形,在均力板与支撑板之间,沿圆环等间距均匀分布多块筋板,每块筋板一端均与均力板固接,每块筋板另一端均与支撑板固接。
所述的均力板与支撑板的环形内径分别在ф800~1420毫米之间,均与要固定的管道外径相同。
所述均力板的环形外径为管径+筋板高度;支撑板的环形外径为管径+筋板高度+(0~30)毫米,可略高过筋板高度。
所述筋板可为16~40块,视管道直径及推力大小而定。
所述均力板、筋板、支撑板采用的材质均为碳素钢板。
所述两个轮型支架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撑板相向贴实在承力结构的两侧面,承力结构为带孔的钢和混凝土筑件,管道穿过该孔。
所述两个轮型支架的均力板与支撑板的内环面以及筋板的内侧面均与管道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热力管道大推力固定支座的结构形式,适用于公称直径在DN800~DN1400之间的热力管道、推力在200t~600t(2×106N~6×106N)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能满足大管径热力管道敷设的要求。
2.固定支座处管道的受力均匀,可承受较大的作用力。
3.固定支座可以在工厂预制,加工质量较好,现场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热力管道大推力固定支座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常规形式的固定支座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轮型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力管道大推力固定支座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中:1.管道,2.承力结构,3.角板,4.垫板,5.均力板,6.筋板,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热力管道大推力固定支座的结构如图3、图4、图5所示,它由两个结构相同的轮型支架组成,每个轮型支架均由均力板5、筋板6、支撑板7构成,均力板5与支撑板7均为圆环形;筋板6可为16~40块,装设在均力板5与支撑板7之间,沿圆环等间距均匀分布,每块筋板6的一端均与均力板5固接,另一端均与支撑板7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热力管道大推力固定支座用在热力网的主干线管径为DN1400,固定支座推力在500t。
本实施例所述的均力板5与支撑板7的环形内径均为1420毫米,与要固定的管道1外径相同。
所述均力板5的环形外径为管径+筋板高度;支撑板7的环形外径为管径+筋板高度+(0~30)毫米,可略高过筋板高度。
本实施例中均力板5、筋板6、支撑板7采用的材质均为碳素钢板。
所述两个轮型支架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撑板7相向贴实在承力结构2的两侧面,承力结构为带孔的钢和混凝土筑件,管道1穿过该孔。
所述两个轮型支架的均力板5与支撑板7的内环面以及筋板6的内侧面均与管道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