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石膏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860.0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建平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浙江省慈溪市浒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石膏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石膏车。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及运动损伤等创伤外科呈增高趋势,骨折、多发性骨折伤员在创伤外科的比例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均需要采用石膏固定。目前临床所打的石膏有两种,一种是石膏绷带,另一种是高分子绷带,高分子绷带是目前普通石膏绷带的理想替代品,已在世界各地的医院广泛应用。
在骨伤科病人越来越多,而医护人员却无增加的情况下,为了救治骨伤科病人,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的诊断、手术操作、包扎固定技术等,而这些技术水平的体现需要医务人员高超的诊疗技术和优良的设备配置,而目前临床上无适宜的石膏车只能以固定的石膏台和普通不锈钢治疗车替代,石膏台不能移动,治疗车功能不全操作不方便,操作台面不够大,在治疗车上只能打尺寸比较小的石膏,如:前臂管型石膏、短腿U、短腿托及脚托等,而比较大的石膏在地面上打,如:长腿管型、长腿托及长臂管型等等。
专利号为20042005207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用石膏车,它包括车体,车体底端安装有滚轮,车体的上端安装有可拆卸的活动板,活动板的长度大于车体的长度,车体上还安装抽屉和储物腔,该医用石膏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石膏台和普通不锈钢治疗车的不足,但是其还存在不足:1.高分子绷带沾粘还是会在车体上,难于清除、擦尽。2.无脚手固定架,操作不方便。3.无计量刻度,所打的石膏尺寸只能估计,延长了操作时间,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病人的骨折腿无处架持。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医用石膏车会沾粘高分子绷带、操作不方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会沾粘高分子绷带、带有脚手固定架操作方便的医用石膏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计量石膏尺寸的医用石膏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石膏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端安装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上铺设有钢化玻璃,所述车体的正面设有插口,所述的插口内可滑动地设有纵向的脚手固定架,脚手固定架的具体可滑动设置方式可以是:所述的插口内设有横向的管状滑轨,所述的脚手固定架具有横向滑条,所述的横向滑条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的管状滑轨内。
进一步,所述车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钢化玻璃之间夹有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车体的左侧面设有左侧抽屉。
所述的滚轮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安装有刹车。
所述的脚手固定架位于所述车体正面的右侧。
所述车体的正面设有抽屉。
该医用石膏车的高度为88cm。
所述脚手固定架的上端具有弧形凹陷。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病人的骨折脚或骨折手可架持在脚手固定架上,在钢化玻璃上打石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有脚手固定架,因此可将骨折手或骨折脚架持在脚手固定架上,便于医生操作。2.由于钢化玻璃不粘石膏,因此便于清理。3.钢化玻璃与车体上端面之间夹有刻度尺,可精确石膏的尺寸,使所做的石膏的大小能符合病人的需要且优质完整,利于病人的治疗。4.车体的正面设置有抽屉,使物品分类放置在抽屉内,且物品齐全,放置有序固定,便于取拿,操作时方便。5.车体的侧面设置有左侧抽屉,用于放置垃圾和贮藏水,可轻易保持清洁。6.合理设计石膏车的高度。经查询国内资料,2006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十一个部委联合监测,我国女性平均身高158.3cm,男性平均身高169.7cm,而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车高度一般83cm左右,由于骨伤科医生以男性为主,因此申请人对以男性外科医师为主进行了治疗车使用高度舒适性的调查,得出石膏车的高度88cm是比较合适,合适的高度可减轻医生的腰部和上肢的疲劳。7.车体的底端设有滚轮,便于石膏车的移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平,未经戴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明胶肠溶硬胶囊壳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格列美脲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