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707.8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8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波;马建明;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波 |
主分类号: | D03D49/30 | 分类号: | D03D49/30;D03D49/2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74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打纬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属于剑杆织机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剑杆织机的技术设计主要采用全仿制或仿制主关功能部位的技术思路,而缺乏自主创新,在主关技术中更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就打纬、引纬传动系统而言,一直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进口机型的传动、结构模式。如附图1、附图2所示,现有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在打纬箱体1内的凸轮轴4和引纬轴6,引纬轴6上固定有安装在引纬传动系统箱体3内的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其中打纬箱体1与引纬传动系统箱体3之间还安装有打纬箱盖2,凸轮轴4和引纬轴6之间通过一对分别安装在其上的高精度齿轮5进行啮合传递。
仔细分析上述结构,不难发现该传动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1、剑杆织机的打纬、引纬两大传动系统布置过于分散,凸轮轴4与引纬轴6之间需要一对高精度齿轮5进行传递,传动链不够简短,结构不够紧凑。
2、两大传动系统运动时的动力作用点相对整机的重心比较分散,不利于整机振动的降低。
3、引纬传动系统箱体3呈倾斜布置(附图1所示β角),其所有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都呈偏心运转状态,运动特性较差,同时对轴承等支撑元件的损耗也较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进行改良,旨在简化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之间的传动链,以提高传动效率、减少整机的振动幅度及频率,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链简短、结构紧凑的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在打纬箱体内的凸轮轴、安装在引纬传动系统箱体内的引纬传动系统组件,所述引纬传动系统组件固定在凸轮轴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引纬传动系统组件及引纬传动系统箱体呈垂直向下状态。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是将现有技术中的凸轮轴和引纬轴合二为一,将引纬传动系统组件直接固定安装到凸轮轴上,将凸轮轴直接用作引纬传动系统组件的输入轴(引纬轴),这样引纬轴与凸轮轴之间就不再存在高精度齿轮的过渡传递,从而简化了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之间的传动链,提高了传动效率;另外由于引纬传动系统组件直接固定安装到凸轮轴,也致使引纬传动系统箱体与打纬箱体必须呈重叠布置状态,而正是由于该重叠位置与主机的重心区域相吻合,有效地减少了整机的振动幅度及频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在打纬箱体10内的凸轮轴40、安装在引纬传动系统箱体30内的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0,此为现有技术。
本案的改进点是: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0固定在凸轮轴40上,将凸轮轴40直接用作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0的输入轴,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引纬轴6及用于连接传递的一对高精度齿轮5,彻底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打纬、引纬两大传动系统之间的平行布置及齿轮传递的传统设计模式,简化了剑杆织机打纬、引纬传动系统之间的传动链,提高了传动效率;另外由于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0直接固定安装到凸轮轴40,也致使打纬箱体10、引纬传动系统箱体30必须呈重叠布置状态,其中打纬箱体10、引纬传动系统箱体30之间还安装有打纬箱盖20,而正是由于该重叠位置与主机的重心区域相吻合,有效地减少了整机的振动幅度及频率。
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0及引纬传动系统箱体30呈垂直向下状态,已没有了现有技术中的倾斜角(β角),使得所有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0都是在重力中性面中运行,有效地改变了所有引纬传动系统组件70的运行特性和受力状态,更为有效地降低了轴承等支撑元件的损耗。同时使得传剑轴80及其剑带传动元件呈水平状态运转,有效地减少了剑带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波,未经张军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