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643.1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2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盛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污水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器,特别是一种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它不仅污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减少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同时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人们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也发明和创造了一些优秀的治理技术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活性污泥法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二级生物污水处理工艺。它利用各种活性污泥可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传统的处理流程是将污水首先导入第一沉淀池预沉淀处理,而后进入曝气池进行生化处理,然后进入第二沉淀池进行沉淀,达到清浊分流。这种技术一般多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工程,它的优点是处理水量大,负荷力高。但是其建设投资达,占地面积大,对水质适应性弱,耐冲击性能差,出水水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器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去污效果好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包括一个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与进水管相通的进水腔室、与出水管相通的出水腔室和位于出水腔室与进水腔室之间的过滤腔室,所述的过滤腔室设有与出水腔室相通的出口和与进水腔室相通的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腔室内设有将出水腔室分隔成下腔室和上腔室的隔板一,所述的出水管连接在隔板一上且与上腔室相通,所述的下腔室与过滤腔室出口相通,所述的隔板一上设有通孔一,所述的上腔室内设有能防止下腔室内的杂质进入到上腔室内的溢流件。
进水腔室和过滤腔室分别填充着填料,不同腔室内的填料所携带有的菌体也不同。在处理污水过程中,污水由进水管进入到壳体内的进水腔室,在进水腔室内经过初步净化处理后由过滤腔室进口进入到过滤腔室,在过滤腔室内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后由过滤腔室出口进入到出水腔室的下腔室,当污水慢慢上升至隔板一上的通孔一处时,清水通过溢流件并从出水管排出,而混杂在水中未被过滤干净的颗粒则被阻挡在外面并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沉积在下腔室的底部。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中,所述的溢流件环绕在通孔一处且竖直设置在隔板一上,所述的溢流件的上沿具有若干个呈V形的溢流槽。清水从溢流槽的最低点通过,而固体颗粒由于其体积大于溢流槽最低点的宽度而无法通过。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中,所述的下腔室内设有与过滤腔室出口相通的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出水口处设有呈圆锥状的反射板且反射板的顶部正对着导流管出水口。这样水经导流管流出并落到反射板上时会向四周溅射出去,从而使污泥不会堆积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均匀沉积在下腔室底部。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中,所述的下腔室内还设有反射固定板,上述的反射板固定在反射固定板上。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中,所述的上腔室内设有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内端位于出水管内,外端伸出壳体。通过通气管可以将壳体内的气体排放出去,从而使壳体内部的气压保持平衡。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中,所述的过滤腔室内设有将过滤腔室分隔成过滤腔室一和过滤腔室二的隔板二,所述的隔板二上具有通孔二。隔板二在这里起支撑作用,防止由于过滤腔室空间过大而向内塌陷,同时过滤腔室分隔成过滤腔室一和过滤腔室二可以使过滤腔室内填料所携带有的菌体物种类选择性更多,从而使整体的去污能力更强,去污能力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中,所述的过滤腔室的出口和进口均处于过滤腔室上方,上述的通孔二处于过滤腔室下方。污水从过滤腔室的进口进入到过滤腔室一并慢慢渗透到过滤腔室一底部后从通孔二处进入到过滤腔室二,再慢慢渗透到过滤腔室二顶部并从过滤腔室的出口出去,这样能使污水在过滤腔室内待的时间更长,从而使去污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中,所述的出水腔室、进水腔室、过滤腔室一和过滤腔室二上均设有通气口。通过通气口可以将空气输送到壳体各个腔室内,从而使各腔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同时通过通气口还可以更换清洗里面的填料和清洗壳体内部堆积的杂质。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中,所述的壳体外侧壁上设有支撑脚架。支撑脚架在这里起支撑固定壳体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将出水腔室分隔成下腔室和上腔室,清水可以通过上腔室内的溢流件V形的溢流槽,而混杂在水中未被过滤干净的颗粒由于其体积大于溢流槽最低点的宽度而无法通过并被阻挡在下腔室内,从而使排放出去的水质高。同时本改良结构的污水处理器占地面积小,对水质适应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盛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台州盛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